她如此薄情 第43节(2 / 2)

加入书签

船日行千里,此时载着李化吉的船快要行至临安了,因为远离平阳,此处的天气晴明得很,倒悬的星子浸入清凉的河面,李化吉手臂搭着船弦,将手沉入星空之中。

她不由地想起了那句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她想,久别的,今夜终于可以有个好梦了。

第47章

雷暴、狂风与骤雨肆虐了大半夜, 方才渐渐停下。

雨水从蓑草上不断滴落,不用多时,就在地上积起一片水洼, 谢狁沉着神色解下蓑衣。

搜寻了一夜, 不眠不休的, 当真把整个平阳县都翻了过来,却仍旧没有找到李化吉的身影, 看来眼下只剩了个解释——是王卢二家掳走了李化吉。

真的是好大的胆子。

正巧阿妩命人早熬好了姜汤,亲自端来给谢狁怯寒,姜汤滚烫,还冒着热气,谢狁却仿佛毫无知觉,一气喝下, 随手将空碗丢到桌上。

空碗在桌面转了几圈, 把桌上的茶盏撞得丁零当啷响, 崔二郎与阿妩对视了眼。

崔二郎犹豫了番, 还是走上前:“大司马,若王卢那边以夫人为要挟, 我们该怎么办?”

此处人多眼杂, 故而崔二郎并未将话说得详尽, 可在场之人该明白的也明白了。

谢狁一顿, 眸色收敛, 那原本就没有熄灭的烦躁郁气此时又碰上陈年烈酒, 熊熊地燃了起来。

他觉得头有些疼, 一言不发地踩上楼梯, 走进房间,将房门关严实。

崔二郎看得目瞪口呆, 三两步挪到阿妩身边,低声道:“娘子,你看到了吗?”

阿妩整着披帛,用来掩饰脸上并不自然的神色,听到夫君这般说,倒是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我没有眼瞎。”

崔二郎惊道:“正是如此,才叫人惊叹,大司马竟然犹豫了,我以为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按计划行事,‘没有人能阻止我’,这才是他的行事作风。”

阿妩欲言又止地看着崔二郎。

这时,楼上房门又开了,谢狁面无表情地出来:“碧荷过来。”

谢狁要问询李化吉这几日的行踪。

碧荷是李化吉的贴身婢女,主子在她的眼皮底下消失,正惶恐不已,自然不敢有所隐瞒,努力地思索一番后,一五一十地就倒了个干净。

“夫人这几日并无不妥之处,奴婢瞧着她心情也很好,因为到了平江,故而觉得新鲜,总是出门逛逛,有时带着奴婢,有时约上崔二少夫人,有时也是独自一人,但时辰都不久,大约两个时辰就回来了。至于买东西,给奴婢买过些钗环首饰,其余的大多是些吃食罢了。”

她每说一个字,谢狁的手指头就在桌面上敲一下,敲得她心惊胆战,颤颤地低下头去。

“若要说唯一不妥的地方,就是夫人酷爱吃冰食,奴婢想到大夫曾留下遗嘱,让夫人戒冰少碰凉水,故而劝过几回。但夫人都没有听,还与奴婢撒娇,说天气实在热,每每逛下来身上都要出点汗,腻得慌。所以奴婢想也就只吃一点,应当无碍。”

最末说到无碍时,谢狁的手掌落了下来,震得桌上茶盖蹦起,沿着茶盏口撞了几回,发出清脆的响声。

谢狁的神色还算平静:“都买了哪些?”

碧荷吓得要命,赶紧回忆,恨不得把李化吉每日吃了什么,说了什么都捣腾个干净。

在说到龟苓膏时,谢狁的眼皮一抬,骇人的眼光直直刺向了碧荷。

谢狁于女人之事上有诸多不懂之处,可唯有这龟苓膏他是知道的,因为谢四郎的娘子崔氏的头胎,就是因为她贪凉偷偷吃龟苓膏吃多了,小产了。

虽说后来大夫把过脉,也说过崔氏小产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坐胎不稳,身子又弱,故而如此。可谢狁不能不敏感。

他想起很多的夜晚里,李化吉都执意要起身沐浴,给出的理由也算正当——汗出多了,睡得不舒服。

他那时不懂,也就随她去了。

可是当大夫来过,他有心想知助孕的法子,才知道原来事后最好是不要沐浴的。

于是李化吉再要去,他就不让了,还把大夫的话告诉了她,李化吉在他怀里沉默了半天,才说了句:“这些阿娘也没与我

说。”

因为那时李化吉的月事刚走,她又因为月事疼得厉害,谢狁再不想这世上还有人会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因此李化吉说阿娘没有教过她,这样的理由用了两次,回回谢狁都信了。

就连李化吉那长久的沉默,他也只当做心有余悸。

于是谢狁逗她:“没关系,有我在,定然能让你早早怀上孕。”

他后来做完就不出来了。

李化吉的反应极为激烈,手撑在他的胸膛前推他,还用腿踢他。其实现在想想应当是极为抗拒的,只是那时候她累得慌,

四肢酸软无力,作用在他身上自然就更为软绵绵,很像是撒娇。

故而谢狁也没往心上去。

他当然不会往心上去的,他想不到李化吉不给他生孩子的理由,她既嫁给了他,又不是有权有势的公主,若想在后宅站稳脚跟,一个傍身的孩子就是必须的。何况在宫里,还有一个如此不成器的弟弟指着她依靠。

当初她都要眼巴巴地认他作皇叔,生一个有二人血脉维系的孩子,难道不是更容易的手段吗?

所以她何必要吃龟苓膏。

谢狁看着碧荷,他攥起的拳头上,手背上悉数是绽起的青筋:“龟苓膏不能多吃,你没有劝过夫人?”

碧荷哭道:“奴婢也是劝的,可是夫人买得本来就不多,崔二少夫人也总和夫人一起吃,夫人吃得就更少了,那点份量,奴婢瞧着应当无碍。”

“无碍,又是无碍,她当着你的面吃得不多,焉知她离了你时又吃了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