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181节(1 / 2)

加入书签

原本只是矮个里面拔高个,临时顶上去的人选,可后来,让多尔衮惊喜的是,这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除此之外,还有正黄旗的穆占、正白旗的赉塔等,一波年仅二三十岁的青年将领,脱颖而出,表现出不逊于自家父兄的勇毅。

这一批年轻的八旗大臣,相较于自己的前辈,有一个显着特点。

就是他们大多出生成长于后金统治稳固以后的阶段,所以受汉文化熏陶更深。

其中代表就是刚刚被多尔衮提拔为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的正黄旗,马佳氏的图海。

其人早在皇太极时期,就是以笔帖式(中枢文吏)起家,熟读汉家史书、典籍,甚至给自己取了一个字——麟洲,和诸多汉臣关系尤近,论文化修养,还真不比汉人那些个举子差。

而且与此同时,这些年轻人也没有丢失自己父兄传承下来的尚武精神。

历史上,图海一方面主持修订《大清律》,充《世祖实录》总裁官,先后担任礼部、刑部尚书。

另一方面,又挂帅先后远征蒙古,降服王辅臣,平定吴三桂。

历仕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中流砥柱,说一句文武双全,并不为过。

这也是历史规律的体现,自古以来的王朝当中,一般前两代最为辉煌,人才辈出。

因为第一代筚路蓝缕,艰辛创业,如明初洪武将相,或是汉初三杰,凌烟阁功臣等等,都是起于草莽的人杰。

而第二代人,一方面还没有脱去上一代遗留的气魄和勇毅,另一方面又得到更好条件的培养,往往能出文武双全的经世济民之才,如汉武名臣,永乐、宣德君臣等等。

但再往后,随着勋贵世家子弟逐渐堕落,便一代不如一代,能偶然有一二堪用的,已是不易。

所以满清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政权,他还远没有到腐坏堕落的地步,年轻一辈中,依然还有不少俊杰翘楚。

但在国家实力上,又的的确确陷入了空前窘境,举步维艰。

这也是朱由榔郑重其事,对待北伐必须万事俱备,一再谨慎的原因。

满清不是蒙古、瓦剌之类那种纯粹的部落政权,早在皇太极时期,它就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封建化。

换而言之,此时的满清高层之中,是有不少堪当大任,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的人才的。

这也是满清作为一个十几万人的小部落,为什么能够入关统治两百多年,比横扫欧亚的蒙古人还长的原因。

因为它本质上,其实更类似于一个大号辽金、西夏。

“大家都说说吧,看样子明廷北伐应该是板上钉钉了,该如何应对?”

多尔衮将奏章丢开一边,皱眉问道

这两年他感觉自己从未这样累过。

大学士范文程首先发言

“奴才以为,为今之计,明廷皇帝决心已定,我朝能做的只能一边尽量拖延,一边整军备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实随着多尔衮的改革和部分政策宽和,汉臣已经不必再自称奴才了,如孟乔芳等人,上奏章时都自称“臣”,但范文程、宁完我等人也许是为了凸显自己从龙之功的地位,还是喜欢如此自称。

“如何拖延,如何备战?”

多尔衮接着问道

范文程早有准备,解释道

“奴才以为,可先派使者南下,要求和明廷议和,自古凡偏安江南之国,其士绅多以苟且偷安,这光烈帝年轻气盛,多以筹措北伐,那些个江南士人必然心中慌慌,若是我朝先来示好,必然能收奇效。”

这就有些类似于当年宋金议和了,利用江南士绅对于北方敌人的恐惧,来消除打击北伐势力。

但范文程和多尔衮都知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此时占据优势的可不是清军,而是明廷,此举就算有些效果,也相当有限。

多尔衮颔首

“可有合适人选?”

范文程推荐浙东名望,东林出身的陈之遴出使,这厮当初和钱谦益等人交好,在江南士绅中名声不小。

但多尔衮却觉得不够,虽说他对这些东林旧臣一般也有笼络,但更多是出于安抚汉臣需要,并不意味着他会信任这些人的能力。

而且陈之遴一听闻这话,顿时面色煞白。

这出使可不是啥好差事啊,以明清之间的关系,又加上那明廷天子是出了名的立誓抗清,若是一个不高兴,把自己推出去凌迟了又如何?

连忙出前,表示自己家中老母病重等等,泣不成声,引得殿中众人厌恶。

正在此时,却是正黄旗出身的弘文院学士图海主动请命,希望能够率众出使

按照这个年轻人的话说

“自顺治五年以来,臣多闻‘光烈帝如何如何’,但凡前线将帅,都言其人刚毅勇决,有肖汉之昭烈,臣自少时便酷爱读史,有如此人物,若能一睹其面,亦为人生快事,纵死何憾。”

多尔衮闻此言,也不禁赞叹

“我八旗男儿,当有此志气!”

随后以图海为主使,陈之遴为副使,南下金陵,出使明廷。

另一方面,满清也迅速加紧备战。

经过三年整备,满清手中已经建立起了十二镇绿营新军,合计约十五万人,再加上约二十万的普通绿营,以及十万八旗,还有两三万蒙古骑兵。

总兵力却是比明军还要多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