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眼见陛下终于开始看奏折了,李忠贤是从心里高兴,陛下登基后未满一月,坊间就开始流传昏君,虽说锦衣卫处置了一批,但是还是没止住流言,其实不止民间,朝堂之上不少人也私下摇头叹息。
现在看到陛下开始勤政,李忠贤是打心眼里的高兴,在一旁磨墨也磨得飞快。
晏玄钰原本想从奏折里先了解一下朝堂上的人员构成,于是先粗略浏览了一遍各个折子,可是这些奏折有的也太过分。
比如这个叫林复的礼部尚书,四月初给新帝请安,四月十五又给新帝请安。
晏玄钰想起来曾经看过的某个皇帝轶事
某地官员奏折里向皇帝请安,问:皇上您好吗?
皇上回复:我很好
隔几日官员又向皇上请安:皇上您好吗?
皇上回复:我很好
晏玄钰又翻了几个,发现都是如此,还有甚者洋洋洒洒几百字,说自己去某地时走到一处看到大树庇佑小树,枝繁叶茂,荫庇一方,想起您与先皇父子情深,一时涕泪横流。
比当代大学生的小组作业和汇报还能水。
大周朝的奏折制度其实给了皇帝与臣子交流的渠道,但是发展到现在却成了几乎无意义的一件事。而且此制度还有弊端,只有上层官员的奏折可以直达皇帝眼前,下层官员上书需要先经过上层官员查看。
也因这,才出现了现在这种你好吗我很好的局面。
晏玄钰揉揉太阳穴,这些文言文看得他头昏脑涨,他放下奏折对身旁的李忠贤说:传膳。
第3章 数度眩矣
李忠贤应了声是,快步走下去了。
晏玄钰这才发现自己身边这位总管走起路来像传统戏曲的鬼步,只能看到衣摆在动,双脚落地无声。
还有殿内两侧垂首静立的太监,仿佛隐形人一样,如果不去特意看根本发现不了他们的存在。
晏玄钰在心里给他们的服务点了个五星好评。他让传膳后回来的李忠贤给自己拿了个软垫靠着,舒舒服服地坐在雕花紫檀椅上。
御膳房的速度极快,不一会一大群宫女太监分列两侧鱼贯而入,承天殿内是一张和雕花紫檀椅配套的桌子,上面不知道按什么布局摆上了菜,从晏玄钰这个叫角度看上去并不显得挤,反而各式各样的摆起来十分赏心悦目。
试菜太监有四个,布菜宫女有四个,身后还有若干人。
晏玄钰前世家境十分富裕,让别人侍候也没有太多不自在,但是这么多人围着只看他吃,还真是挺折磨他的。
不过他初来乍到不知道系统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因此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任由宫里的旧规矩来,周晏帝的贪图享乐,极尽奢侈带给晏玄钰的好处就是不用他自己去想怎么完成昏君日常任务的传膳,按照原主的方法来就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