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崩塌后我c位出道了[古穿今] 第42节(1 / 2)

加入书签

【好家伙,娱乐圈居然真的有不认识楚怀瑾的,居然还说楚怀瑾没实力,震撼我全家。】

【他这话要是说方寻瑜还算是在理,他是疯了吗居然说楚怀瑾没实力?!而且楚怀瑾还不够沉下心来吗,他沉得就差要退圈了啊救命!】

【笑死,不知道为什么,楚怀瑾多年老粉突然欣慰,哈哈哈哈说明时隔这么多年,他依旧是凭借颜让人忘记实力的程度哈哈哈哈哈】

……

楚怀瑾像是知道对方会这么说一般,听到这句话后,嘴角不动声色地微微上扬。

他拿起话筒,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舞台上方寻瑜的声音。

方寻瑜听完了全程,并不是完全认同对方的话,但是他也不否认这个大师的有些话,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他眨眨眼,抬头看着白宏阔,认真地问着对方:“白老师说的有道理。”

“不过有些地方我不太认同。”

“琵琶那版其实也不太好,弹错了好几个音,后面也有点乱,”方寻瑜摇摇头,像是跟对方进行学术交流一样讨论着,“他的力度有些软绵,不太有侠客的感觉。”

“不过我的唢呐水平也确实不太行,这次时间太紧,改编也没有尽善尽美,”方寻瑜说完,对着白宏阔点点头,虚心地向对方求教,“ 白老师,您觉得这个唢呐部分,应该怎么改,效果才能比较好?”

准备继续不动声色挖坑的楚怀瑾:!!!

并不懂唢呐和编曲的假大师白宏阔:???

“不行就是不行,别找那么多借口,”白宏阔听完方寻瑜的问话,立刻板起脸来,继续批评了着,“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但是在台上公然跟我抬杠,是不是有点没礼貌,不知道尊重人了?”

只是想认真讨论学术问题的方寻瑜:???

方寻瑜的话太过认真和真诚,甚至连屏幕前的观众也没感觉方寻瑜是抬杠,而是虚心进行着地学术讨论。

【救命,我明明是来看热闹的,结果越看越心疼方寻瑜了,白宏阔好烦啊,人家方寻瑜就问了一句,怎么就是抬杠了?】

【真的,我甚至想问这个白宏阔是不是失了智啊,他刚刚还说楚怀瑾也是花瓶,笑拉了家人们。】

【好家伙,精彩,真的精彩。】

不少人因为这一出,被方寻瑜直接圈粉。

【救命,我莫名喜欢上方寻瑜了,我本来以为长成他这样应该很傲的,但是他刚刚说话好温柔哦,而且真的好谦虚。】

【呜呜呜我也是!!他都被那么说了还不生气!只想知道应该怎么改,而且特别真诚!孩子真的好努力啊呜呜呜。】

【真的!而且他很大方地承认自己水平不行,还一直在努力,这次舞台其实也挺好的,谁不爱这种的花瓶啊呜呜呜,简直像是个热血笨蛋。】

……

不少人被圈粉,在弹幕里感慨着,也有不少郑开霁的粉丝在弹幕里对骂着,说着什么“自己不行别说别人”“自己吹的不行还要拉别人下水”“我们是大师认证过的水平”之类的话,弹幕一度有些混乱。

而现场里,方寻瑜问完问题,不仅没得到回答,还被说了一顿后,现场观众不少人也在窃窃私语。

“啊,我感觉方寻瑜还挺礼貌的啊……”

“我也是,而且我感觉他当时吹唢呐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还不好啊……”

“可能我们不太懂音乐,继续听听导师们怎么说?”

台上,楚怀瑾刚拿起话筒,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就被人抢了先。

“你在这里阴阳怪气些什么呢?”林星宇的性格完全受不了这种阴阳怪气,他听到白宏阔的一训斥后,立刻反驳,“瑜瑜刚刚问的是怎么改,怎么就抬杠了?”

“一般来说,抬杠是指非理性的争论,”季临风也没打算长时间留在娱乐圈,丝毫没有什么顾虑地开口,在一边帮着林星宇补充着,语气比白宏阔还阴阳怪气,“我们是理性的讨论,您这么专业,怎么会觉得我们是在抬杠呢?”

季临风说完,感觉还不够,意犹未尽地补了一句:“还有,您刚刚打断楚老师,一直不让我们说话的行为……”

季临风笑了笑,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也是挺不礼貌挺不尊重人的。”

……

全程看直播的观众们惊呆了。

【草,太刺激了!】

【说的好说的妙,说的我在屏幕前呱呱叫!】

【呜呜呜我爽了!鱼鱼就是脾气太好 !呜呜呜他的队友也都好棒,都在维护鱼鱼诶!】

“快,主持快上去说打圆场,早点说结束语,引导观众离场!”

“直播也赶紧在说完结束语后就切掉!”

牛导当机立断地叮嘱着,默默地在角落里擦了擦汗。

牛导看着林星宇和季临风在台上一言我一句地在台上阴阳怪气着,中间还夹着方寻瑜执着地刨根问底想要知道某一段怎么改的场面,深深地叹了口气。

台上白宏阔的脸色已经差到了极点。

不仅如此,从来是见到争论就离开的楚怀瑾,这次居然还坐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还时不时地说上几句话,不动声色地帮着方寻瑜,甚至看着白宏阔越来越差的脸色还转过身子,控制不住地笑了笑。

“感谢各位朋友来支持我们的第二次公演,”被突然推上去的主持人脸色苍白地笑了笑,努力地打着圆场,“艺术和舞台都是在争论间进步的,大家都喜欢哪个舞台呢?”

……

“我们的淘汰舞台将在明晚同一时间开放,大家敬请期待。”

“今天第二次公演舞台到此结束,观众们可以有序离场,明天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