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279节(1 / 2)
胤礽接着道:“汗阿玛信任孤,孤也信任汗阿玛。但整个朝政权力中心的转移,不会因孤与汗阿玛互相信任而转移。只要孤开始自主处理政务,权力和人脉一定会向孤倾斜,在孤身边形成一个小朝廷,分汗阿玛权柄。”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国也无二君。汗阿玛是皇上,太子也好,其他亲王也罢,其地位和其他汗阿玛的臣子无区别。孤与你们皆为汗阿玛忠心不二的大臣,是卑微的社会公器。”
“所有的事,孤能帮汗阿玛做到九成九,但最后一步,一定要汗阿玛亲自来敲定。明白吗?”
胤礽目光炯炯。
“不仅是孤,你们也一样。即使汗阿玛给你们权力,你们也要分清何事是君权,何事是臣权,不可僭越。”
高士奇背脊一抖,居然忍不住腿软跪下:“微臣省得!”
其他当值翰林也冷汗涟涟,虽并未做过僭越之事,也赶紧跪地磕头。
“好了,起来吧。”胤礽挥了挥手,“孔家之事,你们心中苦闷,不明白为何刚尊孔的汗阿玛会突然发难,对吧?”
翰林们头上的冷汗更加多了。
胤礽叹气:“你们可知那衍圣公先要养私兵,又要免曲阜赋税收为孔家供奉,后又要更多田地?你们老想着孔家是圣人之后,一点小权力,给就给了。可你们又可曾想过,他有兵有地有粮有民有声望,那和曾经的三藩有区别吗?”
翰林们纷纷抬头,表情惊愕无比:“太子殿下,这……”
“不仅如此,孔家还留了龙袍呢。”胤礽冷笑。
其实龙袍之事是孔家冤枉了。因为龙袍是康熙赐给孔家的。
但这话也可以这么说,皇上赐给你龙袍是皇上对孔家衍圣公的看重,但你孔家衍圣公拒不接受龙袍,也是你身为臣子应有的操守。
这龙袍,你敢接敢穿,就是你的错。
胤礽安抚道:“听明白了就别掺和。孔家僭越了,所以汗阿玛必须办他们。你们要引以为鉴。尊孔,肯定是会继续尊孔的。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朝中还需要文臣做事,而文臣们都是尊孔的。一手鞭子一手糖果,这边惩治了孔家,那边就该安抚文臣。
这事本该康熙做。胤礽却瞧着,自家汗阿玛好像在这方面特别傲慢,颇有一种“爱干干不干滚”的霸气,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他便趁此机会先安抚着,回头再和康熙唠叨唠叨。
翰林们面面相觑,明明太子殿下说了很可怕的事,他们内心却轻松不少。
原来如此,不是大清朝廷不给文人脸面、放弃尊孔,而是孔家起了僭越之心!
第158章 (霸王票加更)
胤礽的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
无论是天无二主还是社会公器,以及孔家僭越,都让文人们惊叹不已。
他们惊叹于太子的智慧,鄙夷孔家人的愚蠢,感慨孔圣人居然有如此愚蠢之后人。
虽然他们老早就知道孔家有许多后人既蠢又毒。
“只要皇上还尊孔,衍圣公其实不重要。”
“以前那奉祀君就挺好。孔家后人就老老实实给祖宗上香,少做事少犯蠢。”
“我早就想说了,孔子是天下共师,但这和孔家人有什么关系?都隔这么多代了。”
“别说隔那么多代,那继承孔子学问的圣人们,也没有一个姓孔啊。”
“啧,说起儒家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原本位列孔子之后的是颜子、卜子。发明章句,始自卜子。后来者居然跳到了他前面,这是哪门子的尊古?”
“最可笑的难道不是前明嘉靖时一个区区进士张九功,写了个什么狗屁不通的《禆补名教疏》,谩骂荀子,把荀子移出孔庙,滑天下之大稽。他是什么玩意儿!居然敢评价圣人!”
“咳咳,这个小声点。唉,若不是荀子,暴秦时,儒家就不复存在了。汉唐时的经世儒家,多是传承荀子学派。只到了元朝至顺元年,孟子才被加封为亚圣,仅次于孔子。明代宗时,降原本的亚圣颜子为复圣。之前荀子地位一直比孟子高,唉。”
“元朝啊……哼,那明代宗以朱子代荀子,不就是前明皇帝被一群文人吹捧,说朱家皇帝是朱熹之后,要给自家祖宗脸上贴金吗!”
“慎言!朱子确实也是圣人。”
汉臣们面面相觑,然后各自埋头工作,不敢再说。
胤祉正好被胤礽派去给文臣们打下手,好弥补他逼死大臣的名声。他眼睛滴溜溜转,把汉臣们的言论都记了下来,跑回去和胤礽分享。
胤礽一边批改折子一边做表格一边回答:“那么你读了那么多史书,能说出为何宋之后尊孟贬荀的原因吗?元朝时为何再次推崇孟子,明朝又为何把荀子移出孔庙?”
胤祉靠着胤礽,一边骚扰胤礽批改折子,一边道:“荀子行王霸之道,遵循庄子内圣外王。孔子师于老子,也有内圣外王思想。荀子又言‘有法无天’,‘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宋没有外王的条件,只能重新寻找立国的理论……”
胤祉侃侃而谈。
胤礽放下笔,慈祥地看着自家弟弟。
至少在对经史子集书籍的理解上,他这个三弟弟绝对不会输给当世任何大儒。
胤祉说到了点子上。
荀子和孟子都认为人人都可为圣,只是前者认为需要法理约束,后者认为更重道德修养。
荀子的徒弟走了极端,就成了法家,忽视内在休养,只看严苛法律;尊崇孟子的人走了极端,一味要求内在休养,忽视人的自律力其实没那么强。
其实荀子孟子的理论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儒家。即,人既要内修道德,也要被外在的法令约束。
只是这就和后世网上吵架一样,越极端的言论越能吸粉造就粉圈,支持荀子就不能支持孟子,支持孟子就不能支持荀子,二极管现象,史书中就有了。
胤礽等胤祉说完之后,拍着胤祉的肩膀道:“要多读史。我们的历史太长太长,后人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几乎都能在史书中找到前车之鉴。”
胤祉点头:“可惜他们都不肯听我说话,只有太子哥哥夸我说得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