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商崛起之初上(1 / 2)
策划完成了,不得执行吗?
“这是我们飞黄腾达的机会,要一起吗?”刘尚压低了声音问道。
“陶家要崛起,只能走仕途。”陶商婉拒道。
刘尚还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大哥刘基,陶商的兄弟陶应却不怎么给力。
“能够在几年的时间里,将扬州发展成这个样子,东阳侯就是不拘一格的人物。我们又何必于科举呢?”刘尚接着劝说道。
然而,徐庶的成功,让更多的学子看到了功成名就的希望,陶商也是其中之一。
说来也搞笑,刘可大力宣扬科举的同时,也让学子将其他路斥为旁门左道。
所以太学的学生对于经商,热情并不是特别高。
“你不懂……”陶商叹息道。
“东阳侯大力扶持商业,如果我们能够坐上这股清风,他日家财万贯亦可期。”刘尚道。
“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陶商不为所动道。
“你还是没有明白,如今的扬州,缺乏‘商官’。以你我的资质,想要考取科举,太难了。以经商作为晋升的资本,再好不过了。”刘尚道。
“这……”陶商犹豫了。
“不说我大哥刘基那一届,单单是那新入学的陆绩与陆逊,少年英才,你有把握胜过他们吗?”刘尚道。
“那就试一试。”陶商屈服了。
“咱们是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再不济我答应你,如若负债,由我一人承担。”刘尚道。
“这话就过分了。”陶商不高兴道。
“兄弟我自罚三杯。”刘尚道。
说着说着,他们就去往了一处酒楼,顺便商议该怎么做。
“如今各州不稳,我们力量太小,贸易的地点就定为交州和扬州两地。”刘尚道。
陶商思忖后,表示同意。至于运输什么货物,两个人就犯难了。
因为商品千种万种,能够保证赚钱的,基本上都被各大商家把持。
“最好的货物当然是盐,但是受到官府的管……”陶商叹息道。
“丝绸呢?”刘尚提议道,“扬州的丝绸不错。”
陶商忍不住提醒道:“交州不同于扬州,百姓穷困,又刚经历一场大战,怎么可能大量购买丝绸?”
“农具怎么样?”刘尚又道,既然遭受了破坏,肯定要恢复生产。
“官府有补偿农具。”陶商否决道。
刘尚又提议了几种,全都被否决了,无奈地道:“那我没办法了,你说说,怎么办?”
在之后的几天里,陶商与刘尚拜访了各路商人,了解各地的行情。他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是无一例外,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明白问题的所在了。”陶商突然道。
“嗯?说说看。”刘尚好奇道。
“一开始,我就被你忽悠,限制了思维。交州与扬州虽然稳定,但是能够赚钱的活计,有太多的人在做,利润就低了。”陶商道。
“此话怎讲?具体怎么做?”刘尚急切地追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