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算盘到了(1 / 2)

加入书签

第一条用毛竹铺设的古代自来水样板架设完成后,同村人一看,取水这么方便,一拧一个叫水龙头的东西,水就自动流到水缸中。挑水是每天必做的吃力活,几根毛竹又不需钱,于是,在陈里正的统一安排下,精选了又粗又长的毛竹,绕村铺设了一圈,自来水接到每家每户。赤城里各村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可各村条件不同,其它村有水井,而无位置高于村庄的山泉,不具有复制性,热闹了十几天后又重归平静。

这么短的时间内,县令大人就来了两回,加上各村的里长、各乡的乡长与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走马灯似地到陈家村来,每次有贵客临门,就不可避免地要搞一搞卫生,这么一来,自然的,连续两个月里,与往年相比,村里的公共卫生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村道的黄泥路也变成了石子路。

在改水的时间里,学生们已学会了如何数百以内的数字,同时,每个人都学会写自个的名字。不过,这大部分的名字都十分士气,什么陈狗蛋、王狗剩、李召弟、谢阿牛等等,上了场面一叫出来就会让人笑话。在农村里干农活没事,人际交往就不一样了,远的不说,就说在班里吧,一句王狗剩同学,你起来回答一下,就会引起哄堂大笑,将来学有所成后有些出息了,如当了个乡长、里长什么的,人家突然来一句陈狗蛋,到哪时,这脸往哪儿搁?

把特别难听的几个学子的名字给改掉,再按姓氏笔划进行登记,制成点名册吧。可改名并不是小事,宋代也有户藉制度,纳税与出劳役都按花名册点名按排的,乐正云秀想了想,户藉上的名字慢慢来,学藉上的名字先作为学名给改过来,便于大家相互称呼。于是,首期的二十个学生有了如下的学名:王正南、王正北、王化梅、刘大山、刘小山、李从龙、李从虎、张士商、张士宦、陈商文、陈商武、陈向东、陈药花、郑化龙、郑佳仁、郑佳仕、郑佳杰、项莲、谢小松、谢小竹。在所有学生中,数陈商文最聪明,跟着乐正云秀的时间有最长,所以,乐正云秀指定了他为班长。

学会了数数后,自然得教他们学习加减法,乐正云秀找了首对应的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1+9=10,10可分成9和1。

你拍二,我拍二,互助友爱好伙伴。2+8=10,10可分成8和2。

你拍三,我拍三,养成卫生好习惯。3+7=10,10可分成7和3。

你拍四,我拍四,放学认真做值日。4+6=10,10可分成6和4。

你拍五,我拍五,质疑答问要举手。5+5=10,10可分成5和5。

你拍六,我拍六,勤奋努力争上游。6+4=10,10可分成4和6。

你拍七,我拍七,创建先进班集体。7+3=10,10可分成3和7。

你拍八,我拍八,全面发展人人夸。2+8=10,10可分成2和8。

你拍九,我拍九,反复验算不马虎。9+1=10,10可分成9和1。

你拍十,我拍十,为人做事要诚实。10+0=10,10可以,分成0和10。

正教着时,一个衙役进来传令说:“县令大人请乐正老师与苏尹笋老师到县衙,有事情相商。”

什么事呢,算时间的话可能是圣旨来了,可如果是圣旨的话,衙役第一句话就该是报喜,看他的表现十分平淡,应当不是。

“陈商文,你领读,带着大家把加法的儿歌读一百遍,今天,老师要到县城里去一下,陈家大婶,你帮我照顾一下这帮小孩子们,明天早上叫陈商文先带大家复习功课,再各写自个的学名一百遍。”乐正云秀吩咐完毕,驾起村里唯一的牛车,赶往县城。

古里的交通确实不便,从弥猴谷到县城有四十余里,牛车得走上大半天,比自个户外时步行的速度还慢,坐在车上有些气闷,乐正云秀下车半跑着前进。这是穿越后的第二次出谷,第一次是带着小孩参加庙会比赛,一路事多,没机会看风景,这一次路上天气好,又只是两个人,乐正云秀看了看周围的山势,感觉有些熟识。这一带的山峰好象是仙居的神仙居,可衙役言之确确地说,这叫韦羌山。或许,只是山势相似,乐正云秀没再多想,坐上牛车,闭目养神。

傍晚时分,到达永安县衙了,陈县令给引荐着:“来,你们认识一下,这两个是我的后辈陈正非与项有晴,刚从我老家到。今天,我叫他们俩与你认识一下,明天行拜师礼。”

乐正云秀吓了一跳,一个多月前,陈县令说有两个后辈要跟着自个学习,当时想的是年纪与现在正教着的学生差不多,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谁知却是两个年纪已有十多岁的少年。其中陈正非看起来更显老诚,怕有十四五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