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再访纽约(1 / 2)
张海诺上一次来到纽约时,给这里的政府和居民都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不过当时并没有任何一个美国人见过这位德国潜艇指挥官的庐山真面目。这一次,当他和快速号一起从自由女神像旁经过的时候,还是没有多少人把目光投向这样一艘毫无特色的中型远洋货轮以及这位站在船头看风景的欧洲青年。
这时的奥斯曼帝国,被人们成为欧洲病夫。在张海诺的印象里,美国人素来喜欢区别对待各国访客,像土耳其这样没落的贵族,他们自然不会多么的以礼相待。不过,当上船来检查各种通关证件和航运文件的美国官员发现这艘船上的船员大多是欧洲人时,口气顿时缓和了许多,但还远远够不上友善——随着德国战败、大英帝国元气大损,现在的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俨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在一战这个大赌盘中最后时刻的成功押注让山姆大叔收获匪浅,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恩伯特.林克,奥地利人?”
拿着张海诺在伊斯坦布尔花高价伪造的假护照,戴着一顶和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所使用的军帽样式非常相似帽子的美国官员冷淡的问道,虽然美国在一战中几乎未和奥匈帝国的军队正面交手过,但奥匈帝国毕竟是同盟国的支柱之一,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一战的主要发起者。
随着一战的结束,曾经庞大的奥匈帝国分裂成了许多小国家,现在的奥地利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国力和战前不可同日而语,在协约国眼里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可言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并阻止德国和奥地利这两个德语系国家合并。
正因如此,这位美国官员并没有在张海诺的“奥地利身份”上挑刺,再说这本“假”护照其实也就是用一本空白的真护照填上假资料,然后再用专门的工具盖章、压制钢印。在这个压根没有网络技术的年代,拿着这样的护照在美国被识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是的,奥地利商人,船上一部分货物的货主!”
张海诺用他那在英国人眼里“极不纯正”的英语回答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中国学生能写、能听,但唯独英语的口语水平非常有限,这也就是张海诺为什么可以听懂美国人的广播却又受到上次俘获的那位英国军官嘲讽的原因了。
在仔细检查过这艘船只的各种通关文书、航运资料和船上的货物并确认无误之后,这位美国官员一脸轻蔑的问道:“你们准备在纽约停留多久?”
要呆多久恐怕还论不到你这个小小的海关公务员管吧!张海诺心想。他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先生,我们是商人!如果快的话,这批货一个星期之内就能脱手,至于离港么,自然要等到船重新装满货物了!”
“嗯!”这个身材一般、胡子显然是早上刚刚刮过的美国官员也没什么好说的,这纽约不比伊斯坦布尔,明里向船主收受贿赂是不可能的,但他临下船之前还是不太友好的说了一句:“这里可是民主和法制的国家,你们最好不要作出什么违反美国法律的事情来!”
张海诺没有兴趣和这样一个无趣的美国小官员计较,在叮嘱西蒙和吉瑟尔留在船上看好货物和船员之后,他和奥托首先根据那批纺织品的货主提供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对方派驻纽约的办事处,并让他们尽快过来提货。在这之后,两人又在码头区的几家商会转了转,打听了一下皮革、雪利酒、咖啡豆、大麦和牛油在纽约这边的价格,结果皮革和雪利酒是有赚头的,但大麦、牛油和的价格就和土耳其那边差不多了。由于巴西这个咖啡大国的关系,咖啡豆在美国的价格甚至是低于土耳其的。不过,张海诺的目的并不是依靠这少量货物大发其财,而是让自己在外人眼里确实像个正经商人。
到了晚上,土耳其人领走了纺织品,大麦、牛油、皮革、雪利酒和一半的咖啡豆也都出手了,快速号的货舱里顿时空了许多,同时张海诺手里也多了厚厚一叠美元纸钞——一战结束时英镑仍是这个世界上流通范围最广的货币,但根据国力强弱和影响力大小,美元显然已经比英镑更具有充当世界货币的资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