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完善玄教(1 / 2)
后世的中国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信仰迷失,没有一个完善的本土宗教让他们去信仰。
许多国人信仰基督教或另外一个宗教(德国东传)被西化;在国内,许多人信仰佛教,而土生土长的道教却没有人信仰,抛开道教不愿与时俱进地迎合信民们愚钝不肯动脑只求马上得到保佑的心境之外,恐怕跟满清尊藏传佛教为国教并对汉族等民族信仰的道教进行打击与压迫也有很大关系,至清朝末年,每个县都有很多个佛寺,很多个县却无一个道观。
一个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文化的核心—宗教若不入流,那是十分可悲的事。基督教文化团结了欧美诸国,伊斯兰教文化团结了阿拉伯诸国,而佛教自印度传入以来一直贬低中华本土道教,“佛教徒之习气,每谓惟佛独尊,余皆鄙视,教外诸书,概行排斥”,这不仅是佛教徒也是其它邪教徒基于“惟我独真”的普遍性格,满清政府对待外国如同佛教对待其它宗教,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别国都是蛮夷小邦,都没什么文化,自我封闭,自我满足,不肯睁开眼睛看世界,这种鄙视它国、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态度导致闭关自守、落后挨打而误国误民,清朝仅有詹天佑先生的火车挂钩这一项留学归来的世界级发明。满清末年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中国佛民竟被外国人认为人种有问题,佛教让中华民族中毒而难以自拔。
因为诸宗教皆唯我独真,若不融合必将给人类带来祸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后必将产生民宗主义,即解决宗教信仰问题引起的冲突。宗教信仰问题,要从一开始就统一,否则必定会面临宗教斗争动荡给世界造成的危害,看中世纪基督教的丑陋行径。而道教能容得下其他宗教,对其它宗教是一种兼容并蓄,道教本身的思想体系也自成系统,如果经过一番改良,自然能融合其他基督教、清真教、某些改良佛教教派、儒教、明教的特点。
之前诸位英明皇帝灭佛之所以最后功败垂成,根本是没有一个完善又颇有蛊惑性的宗教去取代佛教,全世界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国人,他们的精神世界需要宗教信仰。驱除了一个宗教,就必须有另外一个宗教再灌输到他们脑海里,使得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至于空虚无助。
取代佛教和其他诸多不健全的宗教的宗教应该就是改良过后的道教。
卢俊义创立的玄教,一开始宣传为道教的一个派别,实际上是道教的完善、改良、升级版,卢俊义想让玄教一统道教后进而统一其他宗教。
改良、完善道教首先要做的就是正本清源,将道教跟中华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
道教的起源并非老庄,而应追溯到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华胥。华胥氏在中华先祖中的位置是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因此,华胥氏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炎黄子孙是华胥子孙,此是华人之名称的真正来历。从华胥到华夏,从华夏到中华,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伏羲和女娲定阳阴生四象转五行作道历,补天画卦演《易经》作道历,以其玄武圣德开启了道的教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对道的信仰。轩辕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且战且学仙一统天下,作君作师作仙,骑龙上升,群臣葬其衣冠于桥山,黄帝集道祖华胥、伏羲、女娲之后道教之大成,光大了道教。
此皆有史可查,并非完全是神话,几乎所有华人都信任这些传说。因此道教的最初起源跟老子、张道陵等个人无关,他们只是用个人理解去诠释道教,道教是祖宗性、种族性、民族性的宗教,每一位华胥子孙都应当有道教素养。
在卢俊义原先设定的道教体系里,将盘古定位为父神和创世神,将女娲定位为女神和造人神,将伏羲定位男神和造物神。最近数年来,为了中华神话传说和祖先崇拜体系的完整性,又将华胥定位为盘古的妻子,为母神和补世神,女娲补天的传说乃是继承母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