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国有企业(2 / 2)
“把皇商裁撤了,不是朝廷什么都放开手了。有些东西,还得掌握在国家的手里。”
“有些是国家专卖的,比如盐,铜,铁这些,即使将来有的会准许民间经营,大头也还要朝廷抓住。”
“有些是禁止民间制造和持有的,比如火枪,火炮,火药等武器。”
“还有一些大的工程,耗资巨大,见利又慢的,比如修路,筑堤,水利这些。”
“这就需要国家自已管起来,要设立好多大的作坊,商号这些。有的要归工部,还有的要归即将设立的商部。”
“不管归哪个部,都不再似从前那样官督商办,而是实打实的官设官办,只不过不能委出去很多官吏。其中只有很少的人是朝廷吏员,多数都是雇工和伙计。”
“这些国家办的作坊和商号,也要如民间生意一样缴税,年底有了盈利也是朝廷的。”
“如此一来,朝廷不仅有了很多的家底和进项,还把握住了国家的产业命脉。”
“朝廷委到这些作坊和商号的吏员,受都察院和商部的核查监督,生意做得好的奖掖,经营不善的受罚,贪墨侵吞的依律严办。”
“这些都是国家的买卖,做得越久,做得越大,为国家积攒下来的钱财就越多,比起让那些皇商一个个赚得富可敌国,不是强得多了?”
众人听了,一时无话,风光了近百年的皇商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潘启真个是精明干练,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天津海关就开关验货了。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到四月底的时候已经运转自如了,进出关的货物量也逐步增长。
刚交五月,潘启奉诏返京,过了五月端午,进宫递牌子请见。
“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赐坐后,乾隆望着潘启被海风吹得略显黑红的脸膛,满意的说道:“只三个多月的功夫,北方就有了一个货物进出口的通道,你功不可没。”
潘启拱手道:“全仰仗皇上运筹帷幄,臣不敢贪天之功。”
“嗯,年纪虽轻却能老成持重,不居功自傲,看来这商部的担子你可以挑起来了。”
“端午前已经议定了,这几日就要明发诏谕,今年的已未科会试取消了,翰林院和詹事府也都精减了许多人员。”
“已经有旨意,让翰林院搬到詹事府去合署理事,商部衙门就设在原翰林院。”
“张廷玉学部尚书的差事已经卸了,就让他兼着商部尚书,你任侍郎。商务不是张廷玉的专长,他只是给你搭台子,撑场面,事情还得你来做。”
虽然潘启心里早有准备,但如今亲耳听到皇上说出来,自已一跃成了正三品的大员,内心仍然激动不已。
他起身伏地叩头道:“臣才疏学浅,少不更事,忝居如此高位,只恐误了朝廷的大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