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选择嫁给王二麻子 第56节(1 / 2)

加入书签

见她进来,里正媳妇急忙问:“典史那处安置妥帖了吗?”

庆脆脆点头道:“妥帖,县里的好茶,茶点也上桌了。我瞧着里正和于家族老正陪着说话了。”

里正媳妇这才放心,“没想到人家当官的正巧从咱们村里过。来了也是好事,说出去咱们村有面子。”

最关键是能挽救下前段时间村里的坏名声。

小芬娘和庆母陪在跟前说话,庆脆脆应答几句,又赶去灶上忙活了。

新家是王家,大嫂子没想法帮她看顾席面,庆脆脆也用不着她费心。

家里佃农,身后都是有婆娘的。

庆脆脆到厨上的时候,正看着其中一妇人剁剁剁地切菜,另一个已经起锅烧油了。

日头正好的时候,前三道冷盘都得上桌。

男宾多了贵人,自然不能是再简单的三冷三热一汤水。

庆脆脆谢过这两位妇人相帮,动手将另一口灶火放上柴火。

海货人家,自然是要吃海味的。

庆脆脆手脚麻利地将二十几只虾开背挑虾线,热水里滚了片刻,捞到另一旁的冷水里。

凹肚子的白盘子里装满滚热的虾肉,最简单的香醋点上一股卤水浇淋在虾肉上头,最后点上一小把水葱,第一道冷盘做成。

这时候庆母也从屋里走出来,瞧着这一处香味袅袅,跟大闺女咬耳朵,“没到吃席面的时候,你这院子里都是香味,里正媳妇一直探头往这边看。”

新院子的灶房紧挨着正东屋子靠着一道小门。

不成想那木门有缝隙,坐在正堂的客人都正好闻了香。

她笑了笑,“都是农家人,谁家做饭不是这味道。”

庆母看她指点那两个妇人添菜下锅,忙得热火朝天,将大灶上的火添了一把柴,瞧着火候到了将猪骨头汤舀出碗里。

猪骨头汤做底,每一碗三颗肉丸子,是头一道暖胃开门汤。

庆脆脆估摸着时候应该到了,叮嘱王丰和王海进到厨间,“鞭炮响过,人一坐齐,手脚稳当地上菜。过了头三道,我就回来了。”

她看王丰很明显手脚在抖,安抚道:“不用怕,典史大人是做客,吃喝来的,你们正常上菜就行。”

两个王齐齐点头。

庆脆脆接下身上的厨巾,从里间走出去,跟外边客人们问过好,一道出门。

院子门口早就挤满看热闹的人家还有小孩子在炮仗跟前一直窜。

等正主一出来,杨厚德手里的大锣鼓‘哐哐’地清脆作响,好一段恭贺家词,大意就是日子红火,灶王爷请安。

这之后就是好几串红炮仗噼里啪啦地作响。

小孩子们不怕炸,绕着鞭炮来来回回说着喜庆词语,诸如吉祥如意、红红火火。鞭炮一停,很快就是上门讨糖吃的。

这时候是不能吝啬的,年龄各层段的孩子都是村里好人家的孩子,上门要糖,等于是送福气。

庆脆脆将预备的红袋子拿出来,里边糖丸、小糕点、还有一大把铜板往人最多处一撒,每人弯腰捡一下,就是请神庇护的意思。

庆脆脆和王二麻子一人捡了一枚,相视而笑,默契地都放在三叶子的手中。

一片喜庆热闹中,王家二房自此在花溪村立住了门户。

——

正宴一开,头汤一开,再往后就好办了。

王海和王丰盯着外边男宾桌子,再加上里正和族老都会照看,只要吃食不出问题就行。

庆脆脆将她娘安顿回席面上,让她盯着些,别叫庆翘翘和王家大房的嫂子吵嚷起来。

庆翘翘是娘家妹妹,来了本就正理,偏大房嫂子嘴里酸来酸去的,她怕庆翘翘耐不住直接翻脸打架。

以前庆翘翘还忌讳名声,如今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谁敢惹不痛快必然是要十倍报复回去的。

庆母盯着,庆脆脆便安心了。

原本预备的冷菜已经上光了,第一道热菜按规矩是这一家的女主人做的。

庆翘翘选了酸菜炝锅五花肉片。

别人做五花肉都是生肉下锅,庆脆脆却是将已经高汤闷炖过一夜的五花条切成薄片做原料。

大火翻炒,再加上自家发酵酸的小白菜,出锅时候香飘阵阵。

庆脆脆亲自端了热菜上桌,和众人说笑几句。

男宾吃肉喝酒,谈天论地都是生意庄稼民生,有了典史大人在引经据典,里正将花溪村上百年的几位名人都搬出来长脸。

到内堂的时候,就比外边自在。

头道菜自然得了里边妇人的夸奖,这时候不管做得好不好吃都是要说妇人手艺好,灶膛香火断不了。

庆脆脆笑着摆手:“我才多大,哪里有两位手艺好,在你们面前瞎卖弄了。”

她恭维的正是秦婆子和里正妻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