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农商(2 / 2)

加入书签

泡了壶茶,秦游坐下后,乐道:“这鹏城还真是让本世子刮目相看,商业体系居然这么成熟。”

凤七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的附和着,完全不知道商业体系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鹏城不错,真心是这么觉得的,商贾受到尊重,人们遵守契约精神。”秦游喝了口热茶,感触良多,看向凤七:“你觉得呢?”

“小的不懂。”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凤七挠了挠后脑勺:“小的觉得鹏城不好,可哪里不好…小的一时又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好像人人…”

“人人都在谈钱,是吗。”

凤七不太确定的点了点头:“或许是。”

“这有什么不好的。”

作为一个后世人,秦游清楚,商业是社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体系的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衔接协调,劳动力的吸纳利用,都需要商业的带动。

“就好像咱们北郊大集似的,没有大集,那群刁民哪能天天喝酒吃肉,你说是吧。”秦游摊了摊手:“所以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夏律对商贾那么苛刻,商人也不受到重视和尊重。”

“您说的,小的也知道,大集的庄户日子是过的宽心,可…”凤七不解的问道:“可都变成了商贾,谁来务农,粮食何来?”

秦游微微一愣,随即自嘲一笑,想通了关节。

以前他还觉得秦老大和朝臣没什么见识,重农抑商,现在凤七这么一“提醒”,如此浅显的道理他也想明白了。

原因很简单,古代生产力太低下了。

本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不是很多,如果农民都放弃土地开始经商,那么就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样下去的话,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也会随之锐减。

没有粮食,动摇的就是国本,就说最简单的一个道理,老百姓吃不起饭,那就只能剩下一件事可以干了,造反!

可转念一想,秦游又觉得不对了。

生产力低下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不少人根本种不起地,因为地都在地主的手里,之前就听朱善说过一件事,前年是个丰年,京城下县的粮食产量比往年提高了三成有余。

那些地主们竟然私下里达成了协议,一起将大量的粮食统统倒入了柳河之中,目的就是维持粮价的平稳。

在夏朝之中,甚至说是中州,其实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还有玩的更花花的,头一年屯的粮食足够了,第二年就不种了,宁可把地荒着也不种。

“问题…不在于没人种地。”秦游若有所思的说道:“而是在于这些地,不在百姓的手里。”

“那您说怎么办?”

秦游哑然失笑:“朝堂上的君臣都没办法,更别说我了。”

“连您都没办法,朝堂上的君臣更不灵了。”

秦游回头看向凤七:“最近你是不是背着我偷吃什么了,情商这是蹭蹭的往上涨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