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粗盐(2 / 2)
看了一下在那里排队买粗盐的贫民百姓,简杰自然知道这个盐贩子说的话不假,只可惜他根本无暇去怜悯民生的艰苦,而是向这个盐贩子继续问道:“你这粗盐是从那里弄来的!”
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有汉一代,可以说是与朝廷的政策息息相关。目前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的盐类供应主要来源于四种: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
海盐,顾名思义就是来自于海水里的盐,相当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便是靠着海盐之利富甲天下。到现在,海边的郡县,都是吃着海盐。
湖盐,则与海盐类似,只不过制盐的水来自含盐量比较高的盐湖,像是关老二故乡的盐池,便是河东郡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产的湖盐甚至一度卖到拥有海盐之利的齐鲁之地去了。
至于井盐,则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恰巧有地下水或者地下暗河从盐矿间流过,这些水就会充分吸收盐分,成为天然的卤水。直接挖井收集这些卤水,就可以开采食盐。
这井盐在四川便非常多,诸葛村夫治蜀的时候,便采取盐铁国营的策略,本人甚至还亲自指导改进井盐的生产工艺,使井盐产量大增。
最后一种矿盐,就是把盐当成一种矿物质,从盐矿中开采来的盐。不过只要是矿便有富矿和穷矿之分,纯度高的富矿杂质少,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但是那些纯度低的穷矿,因为所含的杂质太多,食用起来甚至都会有危险。
看这个盐贩子所卖的粗盐,杂质非常多,但是他们祖孙三代都在这里卖盐,估计这个矿的量还不小。
如果简杰能够在穿越前多做一些功课,便能够知道公安县已经探明了多达1.5万吨资源储量的两处盐矿。
简杰一直都很想投身到盐业这个暴力的行业来,现在知道了可能有一处盐矿,自然想要把它攥在手里。
盐矿一般都深埋在地下,地表的部分含盐量不高,对这个年代的技术来说,开采提炼耗费的成本太高,但是对简杰来说却不是问题。
想当年看小说《唐砖》的时候,主角便是通过献上提炼食盐的技术,首次进入了李世民的法眼。
后来简杰在网上查了一下资料,结果却发现,其实在隋末唐初,帝国已经掌握了提炼食盐的五步产盐法,结果到现在还记得。
这么一处富含杂质的盐矿,对别人来说可能用处不大,产精盐的成本过高,但是对简杰来说却不是问题,因为他有着先进四百多年的技术,能够有效压缩成本。
看着简杰一脸的期待,虽然感觉没有好事,但盐贩子还是老老实实得回答道:“这粗盐,我是从石子亭的深山里挖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