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中国电影的希望)(1 / 2)
“我代表着一种希望!”
“中国电影自94年市场改制以来,第四代导演把话语权交给了第五代导演,第五代导演这个群体,吃过十年浩劫的苦,也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思想碰撞,从艺术和人文上,第五代导演征服了中国电影,也征服了国际上的大奖小奖。”
“无可否认,现在的中国电影,是第五代导演的天下,张一谋、陈凯哥身上肩负着一整个民族赋予的期待。他们拍故事,把时代的背景浓缩进四方块的屏幕里,他们拿奖,他们受关注,他们的一切成就都是理所当然。”
“2000年,我万小虎拉来投资拍了第一部电影,俨然跻身中国导演,有人看到了我,说一句这是第六代导演,我于是转身,寻找第六代导演的认同感。结果我并未找到认同感。”
“第六代导演是个比第五代导演更特立独行的群体,他们并没有经历过十年浩劫的苦,却在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中,逐渐成长。时值旧体制轰然崩塌,旧观念日渐消融,各种新思潮的碰撞与建立,改革的剧痛和激情伴随着第六代导演的成长。”
“我试着把自己归属为第六代导演,可最终失败了。他们要么极度追求影象本体,要么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他们把中国经济变轨的点点滴滴改变,都融入进了骨子里。”
“在题材选取上,他们关注当下都市、边缘人物,小偷、记女、无业青年这些边缘人频繁在影片中亮相;在叙事策略上,他们常常在剧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经历,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
“不难看出,第五代导演或者第六代导演,都受到了历史的使命赋予。他们有自己的群体共性和代表性。冯小岗说他是中国电影的殿外人,因为他没有与第五代导演产生交集,我现在也要说,我也是中国电影的殿外人,我也没有与第六代导演产生交集。”
“最近这一段时间,尤其是新年之后,走在路上,别人都会对我指指点点,那意思说万小虎拍的《无间道》不如张一谋拍的《英雄》,票房上差了一个亿。海外差更多。不去说投资、不去说阵容、不去说类型、不去说宣传、不去说评论。”
“因为我从一开始。就被当作商业导演。似乎所有人都把拿票房当作对我的感受。这无异于一个人中午多吃了一碗饭,便被打上了饭桶的标签,以偏概全。”
“中国电影已经被束缚在了大殿里面,电影质量为历年来的最差时代。每年拍两百部电影,一百八十部没有上映。大家都被铁链拴住了手脚,陷入一个拍烂、拍更烂的怪圈。谁给栓的铁链?”
“一个是电影人自己,没有胆气去尝试新鲜,罔顾观众的感受,钻研自己的一方艺术小天地。另一个就是媒体,从不客观报道一部电影,只会去挖掘,这部电影大牌是谁。拍摄中出了什么样的绯闻,要么就是电影怎么怎么有缺陷。”
“久而久之,观众根本不在乎中国电影内容是什么,因为报纸上使劲的踩,踩了一部电影。大家无所谓,觉得不影响什么,因为还有另外几百部,再踩了一部,还是没关系,等你踩了十部,这时候才觉得事情不妙,后面的电影似乎都被打上该踩的标签。”
“于是媒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观众不喜欢看国产电影,还是好莱坞的电影好看。”
“这时候我出现了,上来就扇了某些媒体几巴掌,因为我50万拍了《独自等待》,票房拿了2180万,600万拍了《蝴蝶效应》,全球拿了4500万美元。一下子就把观众不喜欢看国产电影的道理给颠破了。”
“于是他们攻击我,说我拍的电影媚俗观众,粗鄙低俗,以《我的野蛮女友》为甚。一如在说当年的冯小岗。”
“这时候我又发招了,我拍了《无间道》,票房和口碑特像一个巴掌,把那些喜欢诋毁我的媒体扇坏了。万万没想到张一谋救了他们一命,现在他们可以尽情的发泄了,万小虎不是大师,万小虎也没有那么强,姜还是老的辣。”
“但我要告诉这些人,叫嚣是不起作用的,我现在距离大师的确有距离,可是我代表着一种希望,中国电影的希望。有一天,中国电影不再需要揭自己的伤疤,展示伤痕给别人看了,有一天,五千年文化开始对外输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影响世界。”
“有一天,外国导演希望来中国拍华语电影了,那个时候,你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由谁创造!”
“师弟师妹们,今天我在这里讲话,要与你们共勉。有人鼓吹你不行了,你就要挺起来给他看。中国电影必然崛起,希望不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手中,在我,在你,在我们这些真心喜欢,并期待中国电影的人手中。”
“2003年2月16号,万小虎,于北电开学第一天,小礼堂演讲。”
面对记者们的贬低,万小虎没能学会左脸挨打右脸伸过去的美好品格,在与刚刚拍完《野蛮师姐》杀青戏,返回京城的全智贤,过了一个低调但运动量极大的情人节,然后又与老弟万小斌孤独的过完元宵节,之后就借着北电开学的机会,做了一个演讲。
这个演讲很快就从北电流传到了外面,让原本喧嚣的媒体,更加疯狂。
“绝世自大狂,非万小虎魔莫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