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利益问题(1 / 1)

加入书签

.距离张凡向京城出了他通报会有倭寇大举进攻之事的奏折,已经过了四天了,但是京城里到现在还是没有一份东西从京城往扬州。并非是京城不重视,毕竟张凡通报的是外族将会侵略的大事,自然会有人重视起来的。但是自从两天之前,张凡的奏折进城之后,到如今已经两天过去了,却是还没有任何动静。之所以会如此,情形和张凡所想的其实一模一样,就是因为隆庆接到张凡的奏折之后,非常重视。虽然他十分地相信张凡,但是牵涉到出兵和调集军队的这种大事,即使他是皇帝,是这大明帝国实质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也没有这个权利独断专行。于是,隆庆将张凡的奏折在朝堂之上公开之后,朝臣之间就开始了议论和扯皮,一直拖到两天还是没有个定论。

按理说这种军国大事,本不应该拖这么长的时间的。可是就是因为张凡所上奏的倭寇会大举侵攻江南之地的这条消息一直没有真凭实据,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们都是知道扶桑岛上最近处于诸侯混战抢地盘的状态,所以没有人会相信张凡所说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以往江南那块地方又不是没有收到过倭寇季节大批人马侵攻过,甚至有几次倭寇的人马都已经直逼应天府城下了。但是哪一次又让倭寇得逞了呢?在他们眼里,倭寇最多季节上百人,撑死也就是千把人。能够让他们直逼应天府城下也是因为倭寇的来势太突然了,打了江南之地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江南一地的百姓并不如北疆的百姓那么坚强,所以才会让倭寇们捡了漏子。

但是他们认为,这些年来,有戚继光在东部沿海的经营,那里对于防止倭寇的进犯已经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这么些倭寇根本就不足以对江南那块地方造成什么伤害。更何况,他们觉得张凡所说的事情水份实在是大得很,或者是说他们觉得张凡实在是太过小题大做了,并不可信。至于那个被莫名其妙毒死的扬州东城门门官,那件事情对这些朝臣来说纯属是个意外,他们觉得必然是那个门官自己结下的冤仇所致,只是个巧合罢了。再说,哪里有侵袭之前却是如此大张旗鼓地刺杀对方人员的,这岂不是摆明了告诉对方自己要来攻打他们了,天下不可能有这么傻的人。

以上这些,就是朝臣们反对的原因。而且,心中有着这种想法的朝臣几乎占了朝廷的一大半。甚至就是连内阁之中的几人都有这种想法,那自然就是高拱和他的忠实党羽郭朴了。之余那李春芳,却还是如同一个闷葫芦一样,默不作声,对让何人问他的话,都是报以微笑,也不知他是认同还是不认同,渐渐的,如今也没有人再去关心他的意见了。

但是还是有人相信张凡的话的,而这推的一人就是隆庆。

迄今为止,张凡从来都没有对他说过如此肯定的话,但是张凡以前猜测过的一些事情却是全部都应验了。再加上这一次,张凡上奏给隆庆的折子里提到,他已经破获了江南的贪渎大案,为隆庆拿回了不少的银子可以供他消遣好一阵子。而且从张凡的奏折中,隆庆得知他已经将朱翊钧送回了京城,这又是一件有利的证据,若不是失态紧急的话,张凡是绝对不会让朱翊钧离开他的视线的。所以隆庆自然十分相信张凡所说的情况的。但是难就难在,不兵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定,他隆庆也改不了。想要兵,还是要征求朝臣,特别是内阁中人的同意。但是如今,内阁中已经有两个反对了,李春芳的态度又是暧昧不明,实在是让隆庆头疼的很。

剩下来还有相信张凡的人,那自然就是张居正了。张居正对于张凡还是非常了解的,他知道张凡并不是个会故弄玄虚的人,特别是这件事情如今还关系到江南一地许多百姓的安危,那就更加没有道理乱说了。而且这件事情若是张凡编出来的话,那可就是谎报军情了。大明朝的官,敢结党营私、敢弄虚舞弊、敢贪污受贿,但是还真没有几个人敢于谎报军情的。毕竟若是犯了前面那几项的话,将来事了兴许还能交代点什么秘闻,待罪立功什么的以保住性命。但是谎报军情,若是被查出来了,他的政敌一定会坑害他,到最后最轻的也是个欺君之罪,那绝对就是死路一条。张居正不相信张凡会不知道这一点,再者说了,张凡也是正常人,并非什么脑子容易热的狂热之徒,为什么要这么做。张凡从这里面又得不到什么好处,没有好处的人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都是没有人会去干的。

无奈的是,这只是张居正一个人这么想而已。如今朝廷上下全都反对,虽然他心里觉得隆庆应该也是相信张凡的,但是奈何于隆庆从来都没有透露过自己的想法。而内阁中唯一一个可能认同,并且是份量极重的人物李春芳有不标明他的观点,张居正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张居正因为早已经把他改革变法的打算提上了日程,如今行事也是小心翼翼的,丝毫不敢做出什么有可能引起朝中大臣们公愤的事情,以免将来会阻碍他的变法之行,所以如今他也是闭口不言,没有说什么。

如今看起来,满朝文武都不认同张凡的奏折,而唯一两个肯相信张凡的人,一个大明皇帝、一个内阁大臣,却是因为自身的许多问题,也都不出来说话,看起来如今朝廷里的形式对于张凡、对于江南来说是非常严峻了。

但是并不是没有人不想帮着张凡,如今就有这么一个人,想着如何帮助张凡,甚至于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这个人就是东厂厂督、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宝。

其实冯宝这么做的动机很简单,他可不是相信张凡,或者是为了什么民族、百姓大义什么的,他实实在在地就是为了保护张凡,或者说,他就是为了他自己。

张凡如今手里面毕竟还有着他需要用来不受高拱阻挠而能够推倒孟冲的有力证据。张凡前些日子说是要用那些个账簿来清点收回来的脏银的数目,冯宝虽然心急于推倒孟冲,但是他却没有催着张凡将账簿送过来,因为他知道张凡是在为隆庆办事,有怎么可能会那么做。

但是这并不代表冯宝心里面不急,实际上他是非常的着急,着急着想要推倒孟冲,然后自己坐上那个他梦寐以求的,太监所能够达到的最高位置。

如今张凡来信说倭寇有可能大举进攻,又怎么能不让孟冲着急呢!其实冯宝心里面明白的很,凭着张凡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就是倭寇大举攻了过来,甚至是打进了扬州府,张凡也必然会受到绝佳的保护,绝对不可能有什么闪失的。但是冯宝担心,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张凡有了个什么闪失,或者说他是在担心万一那些能够帮他上位的账簿有了个什么闪失,那他可就要暂时与掌印太监那个位置远离了。也许将来,等到孟冲下台,当然孟冲离下台也不远了,到那个时候,那个位置还是冯宝的。但是所谓迟则生变,万一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在冯宝心目中应该杀千刀的高拱再一次出个什么注意来阻挠冯宝的话,那冯宝可就要疯了。

他虽然是东厂厂督,掌管着比之锦衣卫还要让人恐怖和害怕的大明特务机关,但是他总不能够派人去暗杀高拱吧,毕竟暗杀内阁辅大臣,这可不是说笑的,他冯宝还没有那么疯狂。

所以说,冯宝心急之中也是在求稳,当务之急是他必须保证张凡的安全。而要保证张凡的安全,并不是说多拍些人手保护张凡就可以了,而是让张凡能够彻底远离战乱的危险。

这件事情听起来困难,但是却是十分简单。只要朝廷肯调兵去江南,对于倭寇大举侵袭之事做出准备,那样一来,张凡就没有事情了。张凡虽然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但是毕竟他不是军事上的将领,这带兵布阵打仗的事情还轮不到张凡来指手画脚。无事可做的张凡必然会回来,回到京城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来。那样一来,既能够让张凡远离危险,再有意无意地让张凡知道是他冯宝促成了朝廷的出兵,让张凡绝对欠下了他一个人情;又能够让张凡早日归来,让他早点拿到推翻孟冲的证据,让他早点坐上掌印太监的位置,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买卖吗!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冯宝一直在努力地劝说隆庆,还有那些个和他有些交情的官员,当然他不可能说的那么明显。

果然,冯宝的出力,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