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塘谷村(1 / 2)

加入书签

塘谷村离镇上十几里,不远,步行一小时样子。有村村通公路进村,公路比较窄,如果有车交汇必须选地段才行。支书王东、村长刘星华、民兵营长王平照,村干和村里人对杨光欣的到来没什么反应,村里的工作也很少要杨光欣参与。

这段时间是农忙日期,春末夏初,插秧、耕种,这些农事杨光欣确实不懂,而村里各家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做这些农事的,就是五十岁以上的老者,个别家庭,甚至有七十多岁的还到水田里犁田、插秧,作为春耕的主劳力用。

反而是村里一些年轻人,春耕时节在村子里闲着,他们真不会做这些农活。最多帮忙将秧苗送到天边或在家里做饭,给插秧的人送去。

杨光欣作为驻村干部,要随村里人去劳动,但也不强求。

下村当天,是支书王东亲自到接人,杨光欣没什么行李,随身带的东西不过一个包就带完了。到村里后安排在一家刘姓人家,他家是土砖房,相比较跟村里其他人家,生活条件不是最困难的。

到刘家后,安排在楼上一间木板隔的房,整个楼上就两样,一个谷仓和那房间。这样的房间本来就是给来人来客准备的,几个平米而已,放一铺床基本没空间了。如果客人多,就在稀疏的楼板上摊铺或到村里其他人家借宿。

刘家目前有夫妻俩在家里,都是五十几岁,身体还行。孩子有两个,一儿一女,全外出打工。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结婚了,但还没有孙子。

对于驻村干部杨光欣到家里来,刘家已经得到村支书的话,没说什么。杨光欣第一天进门时,表达了欢迎,也表示家里条件差,生活上不能跟镇上人家比,更不能跟干部相比。

当天倒是准备了两样肉菜,青椒肉片和猪头肉,支书王东、村长刘星华也过来一起吃饭。杨光欣虽年轻,但村里还是表达了欢迎之意。

不过,那天之后,村里的人几乎将杨光欣当成空气。

转眼一周过去,这一周杨光欣确实有些不着调,总想帮村里各家做一些事情但总是跟不上节奏。村里人、村干对他的帮助、做农活全都付之一笑,镇上干部下村也是常事,驻村干部几乎没断过(其他驻村干部不一定在村里住,而是规定一个月下村多少天)。

不过,大家也理解杨光欣,一个才毕业的大学生又是市里长大的,到村里来不懂农事,很正常。他没给村里添乱就很不错了。

村干虽得到王明华的话,暗示过要村里让杨光欣日子难过,但只要杨光欣不随意推动什么项目、发动大家做什么产业,也没什么直接让杨光欣难受。

这一周,杨光欣也明知自己是什么样的角色,但必须这样做,在这之余,也不断地观察、思考,想找出适合塘谷村发展的方向。

产业开发?这里能做的就是养殖,村口不远有一口水塘,四五亩大小,据说里面的鱼不少,主要是鲫鱼。鲫鱼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水塘的水再污浊都能够存活;另外就是泥鳅、鳝鱼也不少,据说夏秋时节,孩子们在水塘洗澡,都能够摸到鳝鱼,有些孩子经常被藏在石缝里的鳝鱼咬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