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4)(1 / 2)

加入书签

萧彧苦笑:是,这个想法在我心中酝酿已久。一旦变法,势必会引起朝野震动,我已经可以想象到阻力了。但若是不变法,日后就算我们打下了天下,这些大地主便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闵翀想了想:那陛下若是变法,现在就直接将这些大地主推到了对立面,将来推翻北方朝廷的阻力会非常大。还请陛下三思。

萧彧点头:对,我也想到了。所以我思虑良久,迟迟没拿定主意。近日这地主操控粮价的事又令我想起这件事来,所以想问问你的意见。

闵翀说:事关重大,臣需要回去好好思索一番,不能马上给陛下答复。

好,你回去考虑一下吧。我也去问问其他人的意见。你下去吧。萧彧有些疲惫地挥了挥手。

臣告退。

萧彧问的其他人自然是指裴凛之。

裴凛之听到他这个提议比闵翀更为震惊,闵翀入官场的时间不长,对一些世家大族理解并不透彻,他却是从小就接触的。

土地对豪门士族来说,那就是他们的根基。尤其是在政权更新迭代频繁的时期,货币的购买力浮动会非常大,土地才是永远的财富,购买土地是所有人的共识。

因而那些豪门大族的土地多得普通人无法想象,有的郡县,土地几乎就被一两个大家族瓜分了。

小农也许能拥有一小块土地,但抗风险能力太差,很容易失去的自己土地,最后沦为佃农。

有很多佃农为了逃避人头税,甚至主动卖身给大地主为奴,受大地主庇护,这些奴仆是没有户籍的。因此大地主不仅有地,还有大量的人力,具体是多少都不知道。

陛下,我以为这不是合适的时机。如若是这样,将来我们要对付的就不仅仅是萧祎的朝廷军队,还有各地的豪强。裴凛之说,他们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倾尽全力支持萧祎来与我们抗衡。

萧彧点头赞同他的说法:你说的没错。那你认为等统一天下了再进行变法,阻力会有多大?地方豪强会不会拥兵自立,形成割据政权?

裴凛之笑着摸摸他的脑袋:陛下需要多一点耐心,等一统天下之后,便全面推行学塾、杂交稻、种痘以及减税政策,这些都是切身为百姓好的。一旦底层百姓知道土地变法是为了他们好,他们还会心甘情愿给这些豪强去打仗吗?说不定他们就直接将豪强给推翻了。

萧彧闻言笑起来:凛之说得对,我太过急于求成了。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先解决外部矛盾,再来处理内部矛盾。还要从敌人内部进行分化。

裴凛之连连颔首:至于那些故意操控粮食价格的人,我认为可以抓一批,定他们的罪,杀鸡儆猴。

对,以扰乱市场秩序为由,抓起来重罚,罚金要超过他们所获利的金额,以后他们就不敢乱来了。萧彧说。

裴凛之竖起大拇指。

萧彧搂着裴凛之的胳膊,将头靠在他肩上:治理好一个国家真不容易啊。

裴凛之反手摸摸他的脸:辛苦你了。

爹爹!阿平的声音从外面传过来。

萧彧吓得赶紧坐正,阿平已经跑了进来,一眼就看到了刚刚分开的两人。

萧彧脸上有些尴尬:怎么了,阿平?

阿平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布袋:爹爹,你看,这是小春姐姐给我缝的书包。上面还绣了一个大公鸡。

萧彧看着阿平手里的蓝色棉布书包,上面用丝线绣了一只有点儿神气的大公鸡,但怎么看都有点可笑:为什么绣的是公鸡啊?

阿平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是属鸡的啊。爹爹,我什么时候可以上学啊?我明日能跟着牛牛哥哥一起去学塾吗?

萧彧笑着摸摸他的脑袋:阿平这么喜欢上学啊?不过牛牛他们很快就要放暑假了,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再去吧。

阿平低头看着手里的书包,哦了一声,看得出来有些失望。

裴凛之说:阿平爱上学,那明日就跟着一起去吧。

阿平兴奋起来:还是师父好!我可以上学喽,我要上学喽。小家伙一边叫一边朝外跑去,他觉得上学就是大孩子了,所以特别兴奋。

萧彧看着他的背影,说:不能让他单独去上学,让赖峰或者向阳跟着他吧。

裴凛之说:那就让向阳去吧。

第127章 扩建

七月, 吉山率领商船浩浩荡荡回到了番禺。出发的时候是十艘船,回来的时候则是十七艘。其中七艘是来自波斯的商船,这些船并非来自同一家商号, 而是几个商号, 跟着吉山的商船一起来的。

在吉山的引荐下,萧彧亲自接见了几位波斯商人。吉山和闵翀帮忙做翻译, 双方相谈甚欢。

萧彧尤其注意了波斯人写数字的方式, 居然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罗马数字。

萧彧仔细想了想,他从前让闵翀去波斯的时候留意当地人的语言文字习惯,他带回来的也没有阿拉伯数字,难道是阿拉伯数字还没被发明?抑或是还在印度没有被阿拉伯人发现?这其中的细节他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这阿拉伯数字还得自己编啊,以后若是跟印度数字重合, 只能说是巧合吧。

萧彧接见完波斯商人后, 为他们签发了通商令, 允许他们来广州、崖州与交州等地经商。

这些波斯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南欧、北非、中亚甚至遥远的东亚,哪里有利益,他们就往哪里去。

早在西汉时期,他们就通过陆路抵达了中原,与中原人交换货物,用优良马匹、香料、珠宝等换取他们所需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

两汉之后, 中原大乱,无力控制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在不同的胡人政权手中频繁易手, 扼断了波斯与中原地区的通道, 路上丝绸之路被迫中断。

但还是有小部分勇于冒险的商人通过海上抵达中原, 继续着海上丝绸之路。然而大海要比陆地的风险大得多,走这条路的很少,很少有像萧彧这样以官府的名义进行大规模出海贸易的。

萧彧此举,实则是鼓励了两地的贸易,也给本国的商人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们也可以像朝廷和波斯人一样,开船出海,去跟海外的商人进行商贸。

毕竟最近官府与波斯人在番禺城中售卖的货物实在是叫人眼馋,不仅商品琳琅满目、稀奇古怪,价格也让人眼红得不行。

以官府的名义开店是萧彧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来的时候,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对,理由无非是士农工商,商为最末流,朝廷怎么能够掺和进去呢,实在是太掉价了。

闵翀就直接在朝堂上打起了算盘:诸位大人觉得行商是掉价的事?那我们就来算算账吧:诸位大人知道自己的俸禄是多少吧?朝中一年要为官吏与学塾夫子支付多少俸禄?养兵一年要花费多少银子?钱从哪里来?光靠收那点粮食就足够了吗?诸位大人可知道番禺城中一年商铺税收几何?官府商贸行的收入又是几何?

他的问题连珠炮一般朝外抛,说得那些大臣们哑口无言。最后闵翀将算盘一收,说:不要瞧不起经商的,你们的俸禄都指着它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