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2 / 2)
要是真走到那一步,只怕他就只能成为一个彻底的傀儡,当个有虚名无实权的大总统。
强硬,一定要对俄强硬,最好是东北军跟俄国打起来,大打出手,以后也好压制李安生,让富庶的东北重新回到北京的掌握之中。
富庶的东北——才过了几年啊,东北居然成为了富庶的东北。
长此以往,那还了得。
东北从1906年开始出现繁荣气象,到现在整整六年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然让李安生有如此强悍的实力,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老袁艳羡的同时,也下定决心要将东北拿回来。
北京政府接连拒绝了俄国的多次交涉,态度强硬,争锋相对,半点都不肯让步,让国人为之振奋,这才是一个强力政府应有的气概。
之前由于需要列强国家承认,民国政府宣布接收满清所有遗留下来财产的同时,也承认满清遗留下来的债务,承认各个不平等条约,伤透了民众的心,如今终于挽回了一点颜面。
这就是李安生的阴险之处,要是他借着这次机会上台组阁,说不定也要承担不少的骂名,第一届内阁是最最受罪的,有骂名而无实际好处,他可不是傻子。
真要让他来组阁,说不定别有用心的人更多,接替发话,到时候各种的脏水都往他身上泼,烦心都要烦心死。
有对比才有效果,到时候他来组阁,有了实际的效果,民众自然了然于胸,他可不想只干一任那么简单。
老袁本来以为他的态度已经够强硬了,可是,没想到李安生比他更加激烈,3月底,李安生在库伦通电全国以及各国公使,严厉斥责了俄国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如果俄国军队敢于入侵中国国土,十余万东北军枕戈待命,随时准备好痛击侵略者。如果俄军敢于进犯买卖城,那么东北军将会对俄军发动全面地攻势,并且敦促北京政府对俄宣战。
要打,就要打全面战争。
这种近乎于挑衅的口气,自然在震惊了各方人士的同时,也激怒了俄国人。
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亲自下令,教训一下狂妄的中国人,希望能够签订一个让北京政府更加羞辱的条约,证明他们不如之前的满清王朝。
4月1日,愚人节,俄军的攻势全方位展开。
而李安生与吴禄贞等人也在这一天进驻买卖城,亲临前敌指挥所观战。
李安生的到来,使得军心为之一振,出于爱国心也好,出于对李安生的效忠也好,东北军如同一台庞大机器怪兽一样,启动了起来,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得益于战前对俄军的详细摸底,东北军应对起来很是轻松。
俄军的攻势不出意料的还是密集冲锋阵形,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东北军所打造的防御体系,是能够支持一场不长不短的战役的,于是,防御设施与战壕成为了俄军的噩梦。
他们大量的在重机枪的交叉火力中倒下,被机枪子弹打得浑身是洞,如同气球一般的被一个个一排排的打爆。
短短的几分钟,阵地前面就堆积起了厚厚的尸体。
“这就是中国军队?你们确信这不是德国或者法国的陆军?”
尼科夫有些不知所措,如此密集的炮火,居然是中国军队施展出来的?
在他的观察中,中国军队不过是有二十四门105毫米榴弹炮罢了,加上数十门的75野炮。
他哪里知道,除了40门75野炮,还有48门75毫米步兵炮,以及上百门迫击炮,这回可是连教导队的120毫米迫击炮连都上来了,通过飞艇直接运过来的。
为了尽可能的打丧打灭俄军的士气,以及震慑沙俄圣彼得堡的那帮自高自大的家伙,必须对买卖城当面的这股俄军进行坚决的打击,绝对的歼灭。
“不要吝惜炮弹,有飞艇跟飞机侦察敌情,给我使劲放,最好是将炮弹打光,打光了后面还有,为了这一天,我可是让黑龙江兵工厂储存了几年的炮弹。”
飞艇被临时征用,用于炮兵校射,为何,飞艇能够飞到俄军的头顶上,利用无线电将俄军的现实情况反映回来,能够迅速的让炮兵找到目标。
这便是飞艇的好处,而飞机则只能不断的在俄军上方盘旋,进行心理压迫。
李安生恨不得将炮弹都直接堆到俄军阵地上头,德国刚刚与他签订了秘密条约,提供了6000万金马克的粮食抵押低息贷款。
而且,随着东北对战事的扩大,德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业援助的力度,并且考虑继续提供大笔贷款。
司戴德这次跟在锡良后头,也来到了买卖城前线,倒是并不害怕俄军的威胁。
美国人没有德国爽快,对于贷款问题还在唧唧歪歪,条件又多气量又小,李安生也不打算去多废话,直接让梅宝聪将司戴德支使到了买卖城前线,让他们看看东北军的实力。
他现在最好是大笔大笔的借债,他总有办法将这些钱落到实处,产生大量的利润,并且还钱的时候还不用支付利息,甚至本金都能省下不少,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
美国佬不识相,李安生也不介意让他们看看德国的诚意,现在东北不需要美国,要是美国佬还想着要抬身价提条件,那就给滚回去,有多远滚多远,老子不鸟你。
德国的效率还真是很高,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有了专家团赶了过来,帮助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
德国的动作自然也是刺激到了美国,美国政府的金元外交忽然很失败,还比不上德国?
司戴德看到东北军如此强悍的实力,纹丝不动的阵地,也是暗暗纳罕。
硝烟弥漫,但是他清晰地从高倍望远镜之中看到俄军的前仆后继,的确,俄国士兵都是好样的,但是他们的勇敢在密集的火力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他摇了摇头,暗骂了一句,蠢货。
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他这个局外人都看得清楚。
只是,他并不知道,即便是英法军队,遇到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如此,他们在军事的应变能力上还不如东方国家军队,尤其是中国。
他们仍然只知道习惯性的向前冲,不懂得如何对付新式的堑壕阵地。
叶尼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下令撤退,俄军第一次的进攻就此告终。
这次失败,给俄军带来了两千六百多人的损失,四千多人的受伤与被俘,损失可谓惨重无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