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搏命(2 / 2)

加入书签

这是美军在之前空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虽然aim-120d采用了固体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动力射程高达一百二十公里,迎头攻击的不可逃逸区域也在六十公里以上,但是志愿军的战斗机肯定会进行机动规避,逃离导弹的攻击范围。如果采用惯性中继制导,导弹只能沿着设定好的线路飞行,无法在进入主动攻击阶段前追击敌机。只有采用连续波中继制导,或者是无线电指令中继制导,才能由战斗机控制导弹转向。

这两种中继制导方式,都需要用雷达持续照射目标。

如果采用无线电中继制导,得到了预警机的支持,战斗机可以关闭火控雷达,依靠预警机提供的目标数据,把导弹导向敌机。

没有预警机,战斗机就只能使用火控雷达跟踪敌机。

这个时候,如果受到攻击的战斗机进行机动规避,f-22a机群肯定会分散追击,而电子战机的火控雷达最多对两批f-22a进行持续照射,没有受到照射的f-22a不会继续发出敌我识别信号。

也就是说,开始发射的pl-12将丢掉攻击目标。

肯定会有不少j-11b与j-10被aim-120d击落,但是这不会影响攻击效果,被动雷达制导的pl-12不需要战斗机引导。

晏鹰搏等志愿军飞行员只能祈祷,pl-12尽快击落f-22a。

此时,美军飞行员并不知道危险正在迅速迫近。

虽然在发射导弹后,发现志愿军的战斗机没有机动规避,让已经鏖战一个多月,经常跟志愿军交手的美军飞行员大惑不解,但是在他们眼里,局势非常有利。志愿军战斗机没有机动规避,被两枚aim-120d击落的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对单架战斗机来说,几乎是百分之百。

不管敌机想干什么,把敌机击落总没错。

一分二十秒之后,最前面的十二架j-10受到攻击。虽然在最后关头,十二架j-10进行了高过载机动,两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还飞出了超九g过载,但是战斗机的机动性能远远比不上空对空导弹,而且进行规避的时候,导弹已经进入主动攻击阶段。十二架战斗机全部被导弹击中,其中七架被两枚导弹击中,七名飞行员无一生还,最终只有三名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

万幸的是,下面是人民军控制的地区。

接下来,战斗局面仍然是一面倒。

第二个j-10中队在十秒钟后受到攻击,只有领队长机及时俯冲,利用盖马高原上的崇山峻岭避开了追击的aim-120d,其余十一架均被导弹击落,五名飞行员阵亡,六名飞行员及时弹射逃生。

美军的优势,到这个时候也用光了。

在第三个j-10中队遭到攻击之前,射向西面的pl-12率先到达。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遭到攻击前,f-22a上的雷达告警机与导弹告警机均未发出警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受到攻击。因为十二名飞行员全部阵亡,所以美军无法肯定飞行员是否看到了来袭导弹。

这也难怪,因为f-22a敌我识别器的发射天线在背部,离座舱不到两米。

pl-12的被动制导精度不算太差的话,爆炸点应该就在座舱附近。此外,pl-12是从战斗机上方发起攻击的,因此末段飞行速度也在四马赫以上,美军飞行员的眼睛再好,也难以看到飞来的导弹。

紧接着,位于西面的f-22a机群也受到导弹攻击。

因为首先发射aim-120d,所以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十二架f-22a正在为发射第二批空对空导弹做准备。

与东面的f-22a机群一样,攻击来得无声无息。

根据唯一幸存的美军飞行员交代,他首先看到附近的友机被导弹击中,随即发现自己的战斗机也被击中。

必须承认,这名飞行员运气非常好。

pl-12的破片战斗部爆炸后,几乎横扫了前机身,在座舱盖上留下了数十个窟窿,却没有一块弹片击中飞行员。

可惜的是,美军飞行员在江界西南大约七十公里处跳伞,着陆后不久就成了俘虏。

此时,j-11b与最后一个j-10中队也遇到了麻烦。

虽然在火控雷达探测到f-22a被导弹集中后,晏鹰搏就不顾关云山的反对,让机群疏散规避,但是仍然晚了一点,仅仅数秒钟之后,自动转为惯性制导的aim-120d就进入了主动攻击阶段。

晏鹰搏的座机在最后面,导弹逼近前,他已经把高度降低到一千五百米。

没花多少功夫,晏鹰搏就摆脱了咬住他的那枚aim-120d。

因为位置靠后,加上携带了电子干扰吊舱与对空诱饵吊舱,所以另外十一架j-11b也摆脱了美军的导弹。

j-10机群没有这么幸运,在规避的时候,三架战斗机被当场击落,两架被击伤,一架在返航途中坠毁,一架被迫在江界郊外迫降。

只是,比起刚刚取得的战果,这点损失根本算不了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