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计划(2 / 2)

加入书签

组成大舰队,只会使每艘战舰的战斗力都受到影响。

只有分成两支舰队,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指挥与电磁兼容,还得考虑战术上的问题。”牧浩洋回过头来,对几位主要指挥官说道,“虽然今井利村已经知道我们正在高速南下,但是他应该还没有想到,我们会主动发起攻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不能保证在联合舰队进入布莱尔港的时候发起攻击,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备用方案。”

“什么备用方案?”

“也就是之前的作战计划。”

周渝生笑了笑,掏出了香烟。

“同样的道理,今井利村、或者是印度舰队司令官也会考虑这个问题,而且会以此做为取胜的关键因素。”

“什么意思?”杨禹方问了一句。

“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伏,趁我们无法进行规避机动,也无法及时出动舰载战斗机的时候发起攻击。”

“海峡?”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进入印度洋,主要有三条通道,一是马六甲海峡、二是巽他海峡、三是龙目海峡。因为离得太远,要绕过爪哇岛,所以我们走龙目海峡,只会耽搁作战行动。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我们去了龙目海峡,分散行动的印日联合舰队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组合。”

“这样的话,胜算一半对一半。”章玉廷插了一句。

“这个结果,我们无法接受,今井利村也无法接受,因为在‘赤城’号趴窝前,他肯定希望大获全胜。”牧浩洋笑了笑,说道,“那么,我们就只能在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中做出二选一,而印日联合舰队肯定会在这两处地方部署潜艇。只要我们进入海峡,印日联合舰队就会发起攻击。”

“这绝对是一场灾难。”杨禹方叹了口气。

“在马六甲海峡里还稍微好一点,毕竟海峡西宽东窄,只要我们的航速够快,就能及时出动舰载战斗机。问题是,如果我们走马六甲海峡,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舰队,还有部署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岸基航空兵,甚至还有岸基远程反舰导弹。要想绕过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就得走巽他海峡。”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虽然以舰队的速度,半个小时就能通过,但是在这半个小时里,我们不能出动舰载战斗机,也就无法抵挡印日联合舰队的空中打击。”

“还有潜艇的威胁。”周渝生补充了一句。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所以我认为,印日联合舰队将分散行动,一支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活动,很有可能在群岛东面,另外一支将前往苏门答腊岛西南,在离巽他海峡南端大约七百公里左右的地方徘徊,在巽他海峡两端,都有印度或者日本的潜艇。只要我们进入海峡,两支舰队将同时发起攻击,潜艇也会趁机偷袭。即便我们有所防范,安全通过巽他海峡的机会都非常渺茫。”

“那该怎么办?”马明涛这个时候才开口。

“走马六甲海峡,与印日联合舰队硬拼,至少能够避开苏门答腊岛南面的半支舰队。”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么做,也与送死无异。只要有机会全歼我们,日本与印度肯定不会遵守交战规则。”

“那……”

“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在进入印度洋之前动手。”

几个主要指挥官都愣了一下,有点不大明白的看着牧浩洋。

“显然,这么打的战术难度非常大。”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不管是打击安达曼海的舰队,还是对付苏门答腊岛西南的舰队,我们只能在爪哇海北部海域出动战斗机。因为机群不能进入印度尼西亚领空,只能在开放海域上空飞行,所以机群的作战半径将超过一千五百公里。”

“可以采用伙伴加油战术。”

牧浩洋看了杨禹方一眼,说道:“这是个解决办法,但是至少得有三分之一的战斗机无法参与作战行动。两艘航母,在一个攻击波次中最多出动八十架战斗机,而实际参与作战的只有五十多架。除掉护航战斗机,只有不到四十架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根本达不到饱和攻击的最低标准。”

杨禹方没有反驳,他对航空作战了如指掌。

“从国内调动战斗机呢?”章玉廷问了一句。

“这也是个办法,j-11c、j-20等重型战斗机在进行两次空中加油之后,作战半径都在四千五百公里以上,足以完成攻击任务。问题是,需要动用多少架加油机,才能支撑起一次足够大的空中打击?以出动六十架攻击机与二十架战斗机为准,在八个小时内进行两次空中加油,至少需要动用二十架大型加油机。因为第二次加油必须安排在攻击之后,加油空域在舰队附近,所以还要为这十架加油机提供空中加油,总共需要三十架大型加油机,而空军与海航总共只有二十架大型加油机。”

“让舰载战斗机承担部分作战任务。”

“可以这么安排,只是动用岸基航空兵,我们的作战意图就将暴露,而岸基战斗机最快也要四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在这四个小时里,印日联合舰队可以航行近百海里,还有足够的时间组织防空作战。”

杨禹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牧浩洋的意思。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是必须有取有舍。我们只能盯住某一支舰队,先打开进入印度洋的大门,再考虑接下来怎么打。”

“什么办法?”周渝生问了一句。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掏出香烟点上了,似乎在故意钓胃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