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部署(1 / 2)
轰炸来得很猛烈,结束得也非常迅速。
“翔鹤”号被击中的时候,天空中没有出现反舰导弹的印记,也没有反舰导弹特有的高频啸叫声。虽然今井利村有点无法相信,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不得不相信,中国战斗机没有使用反舰导弹。为了彻底干掉两艘小型航母,中国战斗机在布莱尔港上空投下了重磅制导炸弹。
盘桓在两艘小型航母东面的护航战舰挡不住垂直落下的制导炸弹。
战斗机飞行员的眼神再不好,也能分得出护航战舰与航母,因为航母的大面积飞行甲板是最为醒目的特征。
八架j-15b投下了十六枚制导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
唯一让今井利村感到庆幸的是,中国战斗机首先轰炸了印度的防空系统,所以在轰炸航母之前,大部分日本海军官兵已经撤走。到轰炸结束,只有不到一百名官兵伤亡,其中包括两艘航母的舰长。
至于两艘航母的结局,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锚泊处的水深只有十米左右,但是海床上的淤泥就有十米厚,足以吞噬掉两艘身形单薄的航母。
今井利村目睹了海水吞没航母舰体的整个过程,最终“翔鹤”号只有舰岛上的桅杆伸出了水面。因为受损更加严重,“瑞鹤”号被炸成了三截,侧翻之后被海水淹没,海面上只留下了轻质碎片。
轰炸结束后,战斗并没结束。
因为没有遭遇敌机,所以护航战斗机有足够多的燃油,攻击了港口外的机场,击毁了停在地面上的十几架军用飞机,包括三架出了故障,没能及时撤走的mig-29,以及几架印军的直升机。
九点过,最后一架j-25才转向返航。
随后,搭载今井利村的直升机降落到了港口的码头上,这位当了一半逃兵的司令官开始安抚惊魂未定的日本海军官兵。
十分钟后,今井利村收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
印度空军的五架大型加油机在返航的时候,遭到中国战斗机攻击,在布莱尔港西南大概二百七十公里处被导弹击落。
万幸的是,四架e-3g没有遭到攻击。
不是印度空军的运气差,而是五架大型加油机把多余的燃油全都给了e-3g,只剩下了能够返回布莱尔港的燃油,必须在完成加油之后立即转向返航。因为收到了布莱尔港遭到轰炸的消息,所以e-3g调整了航向,避开了中国战斗机的拦截区域,绕行了数百公里,飞往印度本土南部的空军基地。
到此,这场持续了六个多小时的战斗才宣告结束。
十点四十分,最后一架j-25降落到了“黄河”号航母上。
在两轮攻击中,中国舰队出动一百五十七架次作战飞机,以非战斗损失五架j-15b、两名飞行员在弹射时受伤的轻微代价,取得了击沉日本联合舰队十艘大型战舰,击落敌机三十六架、击毁地面与战舰上的敌机十八架的辉煌战果。根据日本海军公布的战报,在这场战斗中总共伤亡官兵一千八百余人,还有近千名官兵失踪、大部分都因为没能及时撤离跟随战舰沉到海底。
十点四十五分,牧浩洋把提前半个小时拟好的战报发给了黄峙博。
五分钟后,他收到了黄峙博的回电。
不是恭贺他打赢了第一场海战,挫败了日本海军的锐气,而是一道命令,让他务必率领舰队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进入印度洋。
电报中,黄峙博没有说到原因。
牧浩洋也有点搞不明白,黄峙博为什么要发电报,而不是通过定向通信系统,直接向他下达命令。
也许,这与他汇报战报有关,因为他发的就是电报。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道命令。
十一点不到,在让第二批升空的防空战斗机返航后,牧浩洋让舰队转向离开泰国湾,同时把主要指挥官叫了过来。
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进入印度洋不是问题,问题是走哪条海峡。
之前的战斗让牧浩洋相信,马六甲海峡与巽他海峡里肯定有日本与印度的潜艇。联合舰队覆灭之后,日本与印度将更加依靠潜艇。即便日本海军增派的潜艇无法及时赶到,在安达曼海活动的印度潜艇则很有可能提前进入马六甲海峡,设下伏击圈,让中国舰队不得不更加关注海面下的威胁。
如果印日联合舰队在此期间进入安达曼海,则能与潜艇配合干掉中国舰队。
由此,牧浩洋认为走巽他海峡更加安全。
其他指挥官与他的判断一样,原因也差不多,即印度海军的潜艇不可能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到达巽他海峡。
当然,到底走哪条海峡,不需要立即做出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