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1 / 2)

加入书签

三月十日,地面战斗如期打响。

首先发动进攻的不是中国陆军的第十三集团军,而是巴基斯坦陆军的第三装甲师,该师是巴基斯坦陆军的王牌部队。

在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第三装甲师越过了印巴边境线,迅速攻占了边境城镇穆讷包,然后沿着铁路线向拥有二十万居民的巴尔梅尔推进。按照巴军制订的进攻计划,在攻占了巴尔梅尔,即在印度境内建立了前进基地之后,将继续向东推进,攻占焦特布尔与巴利,切断从斋蒲尔通往卡奇地区的铁路线与公路线,必要的话,还要继续向东攻占乌代布尔,建立一道足够坚固的战略防线,阻止北面的印度军队南下之后,再向南扫荡整个卡奇地区。

当然,一个师肯定办不到。

为此,巴基斯坦陆军还调动了第七装甲师、第八机械化步兵师、第九步兵师等三支王牌部队,并且出动了第十一独立装甲旅、第十三独立坦克旅、第十六独立步兵旅,以及第四十二炮兵旅、第四十四炮兵旅、第四十五炮兵旅与第四十七炮兵旅,总计投入了十一支主力部队,还为每个王牌师增加了一个独立炮兵旅,总兵力超过二十五万,其中作战部队在十五万以上。

巴基斯坦陆军需要面对的,不过是二十万印度军队。

算上装备上的差距,以及巴基斯坦空军提供的支援,巴军有足够大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巴军在南部地区作战,作战物资全部从卡拉奇运送,后勤补给线的总长度还不到六百公里。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陆军的后勤保障负担相对较小。

可以说,以巴基斯坦陆军的作战能力,攻占卡奇地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当然,这肯定有中国军队的功劳。

凌晨四点,在只进行了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中国陆军第十三集团军在巴基斯坦陆军越过印巴边境线后大约两个小时,从萨特莱杰河越过了印巴边境线,并且在天亮之前攻占了阿博赫尔。

可以说,中国陆军的进攻更加犀利。

阿博赫尔是一座人口超过三十万的中等规模城市,而且在印度西北边境方向上,属于重兵驻防的军事要地,扼守着直同珀丁达的铁路线与公路线,而珀丁达是新德里西北方向上最重要的铁路与公路枢纽中心,有六条铁路与四条公路在这里交汇,其中两条铁路与两条公路直接通往新德里。可以说,只要中国陆军攻占了珀丁达,就能在两天之内打到新德里,而且不用考虑后勤保障问题。

说得简单一些,珀丁达是新德里的门户,而阿博赫尔是珀丁达的门户。

当时,驻守阿博赫尔的有两个印军师,其中一个是主力装甲师,总兵力接近三万,装备了近千辆坦克与装甲战车,还有六百多门大口径火炮,印军沿着边境线修建了宽度在五公里以上的防线。

即便如此,印度陆军也没能守住防线,甚至没能守住阿博赫尔。

在突破边境防线的战斗中,第十三集团军的主力装甲旅一直冲在最前面,突前的装甲营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在印军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宽度超过五公里的缺口,并且以闪电之势击溃了前来增援的印军装甲部队。

战斗中,该营的四十二辆反装甲作战平台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击毁了一百多辆印军坦克。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该营没有损失一辆反装甲作战平台,只有三辆受创,并且都在前线修复,在当天上午就再次参加战斗。

根据第十三集团军的作战报告,反装甲作战平台对五千米外的机动目标的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七,击毁率为百分之百。要知道,在这场战斗中,被反装甲作战平台击毁的不仅仅有第三代主战坦克,还有三十多辆m27a1,其中半数是在四千米以外,被反装甲作战平台打出的穿甲弹直接摧毁。

在这个距离上,m27a1根本无法对反装甲作战平台构成威胁。

三辆受创的反装甲作战平台都是在近距离战斗中,被m27a1打出的穿甲弹击中,而且没有一辆被穿甲弹打穿正面装甲,都是在中弹之后,内层装甲甭脱,导致车体与炮塔内的设备受损。因为反装甲平台采用的是无人炮塔,三名乘员都在车体内,所以在受创后没有出现人员阵亡的情况。

可以说,反装甲作战平台经受住了实战考验。

这场战斗,足以证明反装甲作战平台的防护设计较为合理,唯一的欠缺就是,内层装甲存在质量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