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背后(2 / 2)
只要科克湾在咱们手中,英国本土就被装进口袋,从海外输入物资的数量至少会比现在减少个五六成甚至更多。所以在爱尔兰的陆上决战也不会有什么悬念,我们不需要去主动进攻贝尔法斯特,采取守势就行了。等到科克湾的机场扩建完成,我们就能用轰炸和封锁迫使英军发起送死式的进攻了。这样我们能用相当于英军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地面部队打赢爱尔兰之战了。”
爱尔兰岛的地形虽然平坦,但是并不宽阔,不过是个8.4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太多的部队是摆不开的,而且想要依靠机械化部队打出闪电战或是大纵深突击是不可能,因为突不了几下就到海边了。而交战方只要没有完全丧失制海权,就能利用夜间或者不适合飞机出动的天气向岛上的部队输送物资,所以完全要切断岛上英军的后路也不大可能。最大的可能性,还是英德两军在岛上打一场消耗战。由于海岛地形的限制,这场消耗战必然对防守方比较有利。
凯塞林的眉头却一直皱着,他静静听完赫斯曼的话,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爱尔兰之战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绝对的优势在咱们一边,总能打赢的。但是最近东线的情况很让人担忧,古德里安元帅和隆美尔大将都报告,苏联空军的越境侦察次数越来越密集,特务渗透活动也极为猖獗。而且情报部门还侦察到,苏联级战列舰的2号舰苏维埃乌克兰号和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的1号舰喀琅施塔得号在没有完成全部舾装的情况下,就开始往莫洛托夫斯克移动了……总参谋部认为,这些情况都表明苏联即将要发动战争了!”
德国早就知道苏联在备战的事情了,几百万规模的军事动员要瞒过德国这样一个长期处于战时,各方面都保持高度戒备的对手是不可能的。
不过备战不等于马上要开战,苏联的动员也可以是防御性的。但是两艘苏联级战列舰和一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舰从列宁格勒转移到莫洛托夫斯克的行动,却很明显是在为进攻做准备。
因为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反舰能力有目共睹,苏联海军的主力舰在波罗的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甚至苏联在陆上的进攻一旦开始,这3艘宝贵的战舰就极有可能被炸沉在港口中。所以苏联必须提前将这3艘战舰转移到安全的莫洛托夫斯克,然后从那里出击和英美海军舰队协同作战。
另外,密集的飞机越境侦察显然也是在为进攻做准备。如果红军只是在为防守准备,主要的战场将是摆在苏联境内的,根本不需要反复侦察德国的地盘。而且这样的侦察还很容易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对于希望维持和平的一方,肯定会慎之又慎的。
“苏联在等我们大举增兵爱尔兰吧,”赫斯曼一想到正在一步步走向战争的苏联,也忍不住眉头直皱。“看来斯大林终究不愿意和一个统一起来的欧洲共处啊。”
赫斯曼然后又笑了起来,他说:“能把苏德战争的爆发拖延到现在,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实际上,斯大林是在国际形势对苏联不利的情况下,勉强发动战争的。我们只要以正确的方式应对,就必然能取得胜利。”
所谓正确的方法,自然是指“蓝色方案”了。大致的方针就是先取守势,敞开大门,诱敌深入,再歼敌于波兰平原,最后反攻夺取乌克兰和高加索,迫使苏联割地求和。
至于灭亡苏联,则始终不是赫斯曼想要采取的手段,因为那样会造成德国的元气被苏联过度消耗,从而让美国取得喘息之机。而美国将会击败日本,同时加强对南美洲的控制,形成南北美洲+亚太地区的“美国势力范围”同德国分庭抗礼——这虽然是希特勒政府愿意接受的战争结局,但却是赫斯曼不希望看到的。
赫斯曼想了想,又说:“阿尔贝特,你在今天的统帅部会议上尽量强调苏联的战争潜力,一定要让希特勒知道苏联是个很难从外部彻底打败的对手。如果我们同苏联开战,那必然是长期和持久的消耗战。只有充分消耗苏联的资源和人口,同时尽可能保存我们自己的元气,才有可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胜利。
当然,在这之前我们还是应该为了争取苏德持久和平尽最后的努力。”
“争取和平?”凯塞林一愣,马上摇了摇头,“这不可能……而且我们能给出什么样的和平条件?”
“我知道不可能,”赫斯曼摆了摆手,说,“但是我们应该让德国人民、欧洲人民,乃是每一个苏联人都明白,我们对苏联领土没有野心,我们不希望灭亡苏联,我们想和苏联和平共处……另外,我们和苏联的分歧不是德意志和俄罗斯两个民族为了生存空间的斗争,而是国家社会主义和科学gc主义之间的路线分歧。是同志间的分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