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44节(2 / 2)
丁田做完后,跟全家一起玩的兴高采烈,二叔还提议:“这大官也可以伸冤嘛,没道理女鬼被冤死,就要和尚超度啊!”
三叔也在一边提议:“将军可是要打仗的,带兵打仗!”
这就是北地的民风了,一个在炕上玩的游戏,还不忘将军必须带兵打仗。
“行,那就填上这两个……。”丁田从善如流,让两位叔叔非常欣慰。
一家人玩到外头已经有人家放鞭炮,烧纸迎祖宗了,才结束,然后就是过年固有的程序,烧纸,迎接祖宗回来过年,享受子孙后代的供奉,各种菜肴也被一盘一盘的端上桌。
今年因为已经结束了守孝,所以可以大鱼大肉的吃了,加上丁田带回来的东西不少,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也非常的丰富。
一大条鲤鱼,半生不熟的端上来,这道菜在年夜饭里就没有熟透的时候,因为要留着,这叫“年年有余”,不能吃光,只能摆盘好看,放在最中间。
四周的菜就可以随便吃了。
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酸菜大骨棒,排骨炖的豆角干。
都是菜少肉多,这个年过的很肥,就连狡子都是牛肉大葱饱的,还有一盘清炒豆芽菜,一盘凉拌白菜粉丝干豆腐丝,算是素菜了。
剩下的溜豆腐泡儿和炸肉丸子就不用说了,都是大油的东西。
汤是通气的萝卜丝汤,这道汤是丁田强烈要求,不要多放油,不然按照三婶子的做法,起码要放一勺猪板油的。
吃饭的时候,小孩子都是一小碗汤,其他人是一小酒盅的高粱酒,如今丁大海不在了,丁大江就是家里的第一长辈,他端起酒盅:“来,我们先干一杯,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咱家日子以后会越来越红火的!”
“红火,肯定红火!”三叔笑得见牙不见眼:“咱家也算是小有家底了。”
“嗯,小有家底了。”丁田也乐,他来到这里,多亏了亲人们的照顾,就算是最小的堂弟,还知道摸一摸他的脸,小孩子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堂哥的担心,这是他最暖心的一幕。
一家人吃的满嘴流油,山楂水早就熬上了,怕吃多了积食,几个孩子熬不了夜,吃过饭,消食后,就躺在炕上睡着了,几个大人点着通明的灯火,闲聊天。
“丁侃貌似对你的那个牢头儿的位置,有点想法。”二叔突然跟丁田提起了这件事情。
“侃哥?”丁田一愣。
“嗯,还有丁墨,他也想去县衙某个差事,他家的二弟三弟都长大了,家里条件一般般,一直在愁婚事,这次估计也是看到了你带回来的那些赏赐……。”二叔吧嗒了一下嘴巴:“还有,就是觉得还能有点油水,能免了劳役和賦税……。”
“所以在老里长放风出去之后,他们都有点想法了。”三叔道:“何况程达跟柳森也带了不少东西回来,这次案子连老爷都给办了,新的徐老爷,那可是熟人。
徐县令三年前就开始筹谋,他的眼光长远,看得出,杜县令肯定是要走的,高升是必须的,只要县城建好了,他肯定就会升迁,因为这是实打实的功绩。
那个时候,徐县令想的是县丞的位置,没想到啊!
来了个草包的马县令,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
县丞就成了县令,徐县令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更没过硬的靠山,往上升不可能了,只能实事求是的干好自己的县令。
他是非常会办事的人,过年的时候,封笔之后,派自己的儿子,一个老里长,一车礼物。
礼物不多,一些炒熟的花生、瓜子,以及高粱饴糖、两匹细棉布,两匹粗棉布,一盒长白糕、一盒红豆糕这种大众货色的点心,两坛烧刀子,一条羊腿,十斤猪肉。
东西不东西的,谁都不会多计较,关键是心意。
“有想法就好,县衙的衙役咱们没办法,牢房这里还是可以运作一下的,将来好歹有个照顾。”丁田道:“侃哥是个啥想法?”
“他想去当牢头儿,还想将他家的老大丁华带进去当个狱卒,这样等他退下来了,就可以将牢头儿传给丁华了。”
“他这是想走我们家的老路啊?”丁田顿时就笑了:“可是当了狱卒,三代不能科举,他也认了?”
“认不认的,他家那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丁华比你都大,连相看了三家,人家都不同意,就是因为他家穷啊!”三叔叹了口气:“何况丁华是老大,下头还有那么多个弟弟妹妹……。”
男孩子要下聘礼要妻生子,女孩子出嫁也要有嫁妆,不然会被婆家看不起。
他们家那么穷,这女孩子娶回家,还不得往娘家可劲儿的扒拉东西啊?
谁家乐意有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媳妇儿?
当了老大媳妇儿,就得看护下头的弟弟妹妹们,当家媳妇儿,难啊!
“行,他要是真不计较这些,我可以将牢头儿给他当,他家也是……唉!”提起这个,丁田也哭笑不得。
古代孩童夭折率太高,他家倒是生一个活一个,一大家子人,也够丁侃累的了
农家子弟成家立业的早,过了十六岁就能议亲了,女孩子过了十八岁如果还不出阁嫁人,连官府都会介入。
男孩子二十岁之前不定亲,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了。
而且老大不成亲,下头的弟弟妹妹们也不方便议亲。
丁田这里答应了,又说了说村里的其他事情,天就亮了,初一一大早,就要相互拜年。
丁田给两位叔叔和婶子磕了头,得到了四个红包,然后他非常豪爽的给弟弟妹妹们,一人一串儿新的铜钱,一百个的那种,可以换一两银子,但是在农家,银子不如铜钱来的实在。
乐得弟弟妹妹们一个劲儿的喊“谢谢大堂哥”。
大年初一不出门的,但是有扭秧歌的队伍来村里拜年,这个得放进来,热闹,喜庆,吉利。
不过扭秧歌的队伍,你得给打赏,一般人家就是十个二十个的铜板,但是要用新的钱才行。
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一家不止一个秧歌队进来扭一扭,或许是三五个,或许是七八个,只是经历了战乱之后,扭秧歌的队伍,满打满算,也就五支,人数多少都不一样,最热闹的一队是个外来的秧歌队,有跑旱船的,踩高跷的,很吸引人。
但是丁田却觉得,这队人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
本书由连城读书独家发表,请勿转载丨公众号搜索连城读书,赠会员,领福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