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加入书签

顾君瑜斜他一眼,自信满满道:“本王本就是王爷,何须虚张声势装模作样?小将军也可以上前去打声招呼,看看那个王爷会不会对你以礼相待。”

“你这话有点酸。”楼星承嬉笑道,“放心吧,看在小菀的面上,我不会抛下你的!”

顾君瑜看他一副吊儿郎当的欠揍样,很想给他吐一个g~u~n!

“安王爷。”沈笑也跟上来了。

顾君瑜回头扫了一眼,“沈大人,龚将军和丁将军也在。”

龚浩宇对顾君瑜做了一个抱拳礼,然后一声不吭就直接往前走了。

“嘁!还是一副别人欠他银子的样子。”萧牧从后面赶来,正好看到这一幕,十分不屑。

丁昭义一脸难看,赶紧打圆场说道:“龚将军一向如此,还请王爷和诸位不要放在心上,下官也先行一步。”

丁昭义说罢,便匆匆去追龚浩宇,最后两人到景王那边停下。

萧牧更是看得火大,“真是白眼狼!你说当初救这种人做什么?”

萧牧十分不解,龚浩宇这人眼睛都长到天上去了,他一直搞不懂顾君瑜为什么要留下龚浩宇的命,当初就该在扶南把龚浩宇给除掉。龚浩宇此人回京后,最后还不是站到了景王那边,如今龚浩宇手上握有兵权,这不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

沈笑那双狐狸眼似笑非笑,勾着唇说:“龚将军本来就是这么冷漠的人,他愿意低头打声招呼就很不错了。”

萧牧不以为意,“你倒是很维护他。”

沈笑:“他那人虽然性格很不好,但不会背地里来阴的,和他打交道省心。这一点,萧大人你比不了。”

萧牧正要反驳,顾君瑜道:“别斗嘴了,走吧!”

景王完全没有要和顾君瑜打招呼的意思,不过安王当初被废掉太子之位,本就和景王有关系,这两兄弟见面不打招呼,倒也没人觉得奇怪。

今天的早朝主题就是围绕着河阴的□□展开。

这件事是现在锦国最大的事件,河阴那边原本就是靠着大河下游,雨水量丰富,土壤的土质也比较好,若是遇上风调雨顺的年头,那边便是鱼米之乡。

不过一旦遇上洪水,就会像今年这样,到处都是受灾的流民。

朝廷派去镇压流寇的官员至今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今年受灾的区域有点广,连带着赋税也会少收很多,如今还要开仓救人,官府和朝廷的粮食就显得紧张了。

户部那边报了今年的情况,景王这边的人又催着打战要粮草,安抚受灾的百姓也缺不了银子和粮食。

老皇上问众臣意见,众臣面面相觑,私底下交换着眼神。

戚淮暗中看了顾君瑜一眼,见顾君瑜神色自若,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暗道安王现在变得越发沉稳了。

汪侍郎道:“既然攻打扶南时,用炮火便可将强大的扶南大军打垮,皇上何不命人在造一些炮台?这样我们也可以减少死伤,并尽快平定这一场流寇之乱。”

此言一出,大家都看向了顾君瑜。

“臣附议。听闻那烟火便是用□□制造的,烟火的威力,大家也有目共睹,此物的制造之法当由朝廷掌管,方可造福百姓。”

这是在逼安王拿出□□的制造配方。

顾君瑜没有做声,权当自己耳聋了,景王那边的人确实很在意□□这玩意。

“汪大人,我听闻朝廷派了三万精兵过去,就为了对付一群连饭都吃不起的流寇,如果这三万精兵连一群流寇都拿不下,那我劝那带兵的将领还是刎颈自戮吧,省得丢人现眼。”

那汪侍郎循声看去,便见一个穿着四品武官服的青年挑着眉,轻挑又不屑的看着他。

“你……何出狂言?你不出力也就罢了,还在朝堂上冷嘲热讽。”

“说句实话,怎么就冷嘲热讽了?本将驻守符阳时,可是以三千人马干掉了三万向浩楠的叛军。若是以此推算,三万朝廷精兵,干个二三十万的流民应该没问题吧?”

“狂妄之徒!此一时,彼一时,谁知你当时是何种情况?”

“向浩楠的叛军有战马兵器,还有投石车、云梯等,说起来我也很好奇,他一个五品武官,哪来这么雄厚的财力和号召力,集结了三万多的人马,还偏偏挑扶南国骚扰我国境内的时候,同时出兵造反?我希望朝廷能够重新彻查此案。”楼星承收起了脸上的那份玩笑,对老皇上认真说道。

“但真有此事?”

“此事千真万确,当时臣回京,萧大人带着符阳仅有的兵力去对抗扶南大军,致使符阳兵力衰弱,安王因此遇袭。若非臣及时赶到,符阳和安王爷皆危矣!”戚淮出列说道。

萧牧、沈笑和裴钧也都出来证实了此事。

“如此大事,你们当时为何不说?”汪侍郎道。

“臣曾有提及此事,不过为了确保证人安全,不至于再出现安成磊那样的情况,臣没有细说。”戚淮道。

这件事情戚淮其实上奏过朝廷,不过戚淮说得很笼统,只是稍微提及了符阳有内乱。顾君瑜的意思也是不想打草惊蛇,他们对外放出的消息是乱贼已全部斩杀。

所以这件事情没有引起什么轰动,如今再次在朝堂上提起来,也像一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不少浪花。

“证人在何处?”

“吏部的牢房。”

景王脸上的表情有点阴,汪太师也朝他们看了一眼,随后说道:“既然符阳这件事情已经解决,请皇上按律法处置。眼下还是当以河阴的□□为首要。”

“安王,你对河阴之事可有什么看法?”

“回父皇,炮火破坏力太强,不宜用于对付自己的百姓。除了对中弹者伤害大,对遭受炮火之地也有破坏。大部份流民亦是被贪官污吏和当地豪绅逼得走不下去,才走上的造反之路,若能招安最好。如若不行再镇压,但若朝廷不改革吏治,百姓的境况难以得到好转,到时候起兵之人只会越来越多。”顾君瑜道。

“安王是不是太想当然了?反贼天生反骨,何须为他们找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种反贼招安何用?”景王反对道。

“景王既然觉得招安无用,那便让你的大舅子动脑子想想怎么将他们镇压。这可是他的辖地,好好的鱼米之乡,在他手上却成了流民之地,真乃尸位素餐之徒!”

景王气得脸红耳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