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概况(2 / 2)
【司法机构】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废除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确定最高法院上诉庭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大法官陈锡强(chan sek keong),总检察长桑德莱什·麦农(sundaresh menon)。
【经济】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4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海峡时报指数创5年内新低,经济增长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率仅1.3%。2014年经济起底回升。
【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4年产值为900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产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业】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主要由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等构成。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务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2014年产值为2534.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4%。
【旅游业】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2014年接待外国游客1508.6万人次(不含陆地入境的马来公民),酒店住房率85.5%。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对外贸易】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主要出口商品为:成品油(占24%)、电子元器件(占22%)、化工品(占10%)和工业机械(占2%)等;主要进口商品为:成品油(占22%)、电子元器件(占17%)、原油(占10%)、化工品(塑料除外)(占6%)和发电设备(占3%)等。进口电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产品、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等。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马来西亚、欧盟、美国、印尼。
【军事】新加坡武装部队组建于1965年,建军节为7月1日。总统为三军统帅。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2~3年。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25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装备各种舰只35艘,各型飞机210余架。另有预备役25万人,准军事部队10.8万人。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
【教育】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学校绝大多数为公立,其中包括170所小学、154所中学、14所初级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和科技大学4所大学。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泰米尔文报有《泰米尔日报》。
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现有15个波段,每周广播1307小时。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
电视台于1963年开播,1974年开始播送彩色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有387万用户。1999年,经营电视和广播业的数家公司合并而成新传媒集团,共经营6个电视频道,主要有第5波道、第8波道、亚洲新闻台等。播送华语、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节目。另有私营的报业控股集团设立的优频道和电视通频道。
【对外关系】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印战略平衡格局;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3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一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7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