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2 / 2)
诚亲王态度强硬,以至于反对的声音都被压了下来。
从青州回京之后,苏凤章再一次体验了忙得脚不沾地的日子,这一次别说回家教育孩子了,一天下来连个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他毕竟只是人,不是神,手底下可用之人也少得很,徐尚书离开之后,连带着一群人被拉下马,苏凤章在户部的日子绝没有别人以为的轻松愉快。
苏凤章的身体底子好,这些年还有灵泉水养着,就算是跟身强体壮的武将比也差不离了,一段时间下来却也瘦了一圈。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苏赵氏见儿子忙成这幅样子心疼的不行,倒是忘了催婚这事儿,每天只顾着煲汤炖肉,恨不得将所有好吃的塞进他嘴里头。
就像是现在,这都快要到子时了,苏阿荣还端着一碗燕窝走进来。
苏凤章瞥了一眼无奈了:“又是燕窝,我真的不爱吃甜的。”
苏阿荣笑道:“那可不成,这可是夫人盯着人熬的,就等着你饿了吃。”
“夫人说了,燕窝养身,咱家人少,这些东西放着就放坏了,二郎你可得都吃了。”
苏凤章捏着鼻子一口干了,这才开始收拾桌子。
收拾完毕,苏凤章拿起其中一张纸放到了火盆上,很快火焰舔舐,那张纸便成了飞灰。
苏阿荣瞧了一眼,奇怪问道:“二郎,这不是白纸吗,为什么还烧了?”
苏凤章只是说道:“没用了,就烧了。”
苏阿荣也就没有再问,在苏凤章身边的时间越长,他的话也就越少,如今在外人面前是恨不得当一个哑巴。
“那我先下去收拾了,你也早些歇息。”等苏阿荣关上门离开。
他前脚刚走,后脚一个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屋内,单膝点地行礼。
苏凤章将准备好的东西递给那人,道:“送去给路统领。”
“是。”那人藏好书信,又问道,“大人,方太后那边可还需要盯着?”
苏凤章摇了摇头,道:“云太后会处理,我们不需要多事。”
等这个人也离开之后,苏凤章看了一眼已经是灰烬的盆子,忽然露出一个笑容来。
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方之问的一番话,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影子,苏凤章自问不怕人盯着,但一想到日日夜夜吃饭睡觉都有人盯着,是个人都会不自在。
可太祖皇帝真的留下了两支暗卫吗,一直在荣亲王手中,另一支又在哪里。
以秦家人的尿性,按理来说不会放任这么重要的势力在外人手中。
苏凤章思虑再三,还是将目光放到了太上皇身上,结果出乎预料,如今太上皇的手中压根就没有可用之人!
他心底浮现一个大胆的猜测,一时间只觉得浑身轻松。
捏了捏有些酸痛的肩颈,苏凤章索性将公务放下准备休息,心底倒是觉得方太后实在是个聪明人,在意识到太上皇无用之后,舍得下面子丢得起人。
只是太聪明了,反倒是让他有些担心将来这两宫太后的精彩日子。
第256章 大刀阔斧
两宫太后是否会不合,小皇帝会不会成为她们二人拉锯战的决定因素,亦或者将来小皇帝长大之后,会不会对这两位太后都有所不满,这些都是许多年后才会爆发的矛盾点。
至少现在,后宫还在云太后的掌控之中,而云太后和云骞代表的云家,与诚亲王和苏凤章的方向一致,配合的十分默契。
后宫有云太后压着,前朝有诚亲王和云骞在,苏凤章原本打算慢慢来的一些想法,反倒是可以加快速度。
出人预料的是,将户部上上下下梳理完毕,能够完全掌控之后,一道命令将苏凤章调遣到了吏部,成了新鲜出炉的吏部尚书。
吏部和户部,向来是除了兵部之外六部之中最重要的两个,也说不上谁更加重要。
但在外人看来,苏凤章梳理户部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将徐尚书留下的弊病清扫而空,做出一些成绩来,如今直接调任,之前的事情都白做了,功劳白白给了接任的人。
甚至还有官员私底下猜测,是不是苏凤章功高盖主,太过于能干,反倒是让诚亲王心生忌惮,故意将他放到这个麻烦的位置上去。
但是很快的,满朝文武便知道自己猜错了。
诚亲王哪里是忌惮苏凤章,简直是对他言听计从。
苏凤章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不到一个月,便提出了震荡大周的吏治十则。
这就像是在朝堂上砸下了一个重型炸弹,将大周上上下下砸了个底朝天,原本因为诚亲王的强势而不得不暂时蛰伏的那些人,再一次被炸了出来。
大朝会上,苏凤章念完吏治十则之后,只是垂手站立。
而不少人却已经忍不住了,其中一位大人怒目圆睁,冷声怒道:“苏大人,你到吏部才多长时间,竟敢胆大妄为,肆意更改祖宗制度。”
苏凤章脸色都没动一下:“冷大人,何为胆大妄为,太祖皇帝留下组训,治理大周应因时制宜,不可一成不变造成吏治僵化。”
“本官提出吏治十则,改革吏治,正是遵从太祖皇帝遗言。”
那冷大人竟是忍不住当庭怒骂:“放你的狗屁,苏凤章,别以为你花言巧语就能搬弄是非,吏治乃是国家大事,国之根本,怎么能随意更改?”
苏凤章却反问道:“这可不是随意,是本官深思熟虑之后,总结大周这些年的吏治情况,这才定出来的改革之法,冷大人可以不赞同,可不能污蔑了本官。”
“你……”冷大人怒喝道。
苏凤章又问道:“冷大人,你是觉得哪一条不可用?”
“是杜绝苛捐杂税不对,还是犯颜直谏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