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骇才这么点(2 / 2)
发现他跟预想中的不一样,本来以为他是个企业家、商人,就算对基础科学虽然支持,但也不会了解太多,没想到一聊才发现是个高手。
聊起一些粒子物理甚至量子力学等相关学术语,不但没有跟顾成有任何的沟通障碍,他还有独到的见解。
短短的交流,让两位物理学家对顾成有了莫大的改观,吴越粱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支持学术研究了,原来他本身就在学术上有造诣啊。
难怪会这么大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
随着顾成主动发话,两位老物理学家你看我我看你,过了一会儿宋博君决定发言,要说的话他早已经在心里组织了多次,毕竟金主爸爸呀…
“寻找引力波是探索宇宙奥秘的有力手段,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是我和老吴准备了两年之久的计划,不过因为经费上的尴尬导致项目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转入工程阶段。”
“项目计划是在2033年左右,将三颗卫星组成的探测星组发射到太空,星组在日心轨道上运行,质心落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简单就是跟在地球后面一起绕太阳运行,三颗星形成一个边长300万公里的正三角形,采用日心轨道可以避开地月系统的引力干扰,轨道始终保持对太阳入射角60度状态,使得航天器内部拥有稳定温度环境……”
“与美国的LIGO等地面探测器不同,空间探测器能排除地面噪音的干扰,地面探测更像是在噪声里寻找信号,而空间探测更像是在信号堆里找信号,空间引力波的探测范围内,引力波的数量非常多,波源信号强度也都比较大……”
“每一个星系都会有超大质量黑洞,对黑洞的形成、生长做一个全时段的探测,能进一步了解星系的演化。由于宇宙学红移效应,宇宙在电离初期,一千个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产生的引力波,其频率红移后也会进入探测器的测量频段,而这些黑洞很可能是第一代恒星死亡后的遗迹……”
宋博君滔滔不绝,顾成一边听一边示意接待室的工作人员倒水,宋老喝了口水继续讲道:“……为了能捕捉并区分细微的引力波信号,该系统的设计精密而复杂,系统的测量精度要求能在百万公里量级达到皮米级别,系统内的子系统有六七十个,且子系统之间存在的耦合多大六七百项,若想该系统在太空正常运行工作,硬件、设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解决好……”
顾成觉得这帮搞科研的并非书呆子,口才完全不输给创业者跟投资人讲故事啊,而且表达的既体现了做学问的人的含蓄又能让听的人明白问题之所在。
反正,顾成听完了之后总结起来就是……要很多钱!
“老吴,图纸呢?”宋博君回头问老朋友,吴越粱一听连忙把手中的包拿到大腿上,顾成看得出来老吴视如珍宝一般。
倒也完全理解,毕竟是他们这些年的心血。
不过此刻,吴越粱毫无保留的把资料拿了出来,旋即逐一给顾成,之前觉得没必要,但是了解顾成的学术造诣之后,他坚信对方能看得懂。
吴越粱逐一解释道:“这是激光干涉测距系统的设计,这是惯性传感系统,这是无拖曳控制与微推进系统,这是超净超稳飞行器的各项设计……”
顾成确实认真的在看,这些都是纸质手稿。
“没想到准备的这么充分……”顾成看了几分钟后颇为惊叹的说道,也比较佩服两位科学家,从手稿的笔记来看,基本都是他们两个人完成的,工作量可不小啊,从这些稿件就能看得出来,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宋博君笑道:“都能倒背如流了,就盼着经费下来进入工程阶段,有些工作和设计需要实际测验才能展开,没有钱没法展开,必须要做实验。”
顾成点点头,不然这个项目的时间跨度也不会长达一二十年之久了,再看了一会儿之后便说道:“这个项目叫什么名字?”
“项目名称还没有定名。”吴越粱说着便看了眼宋博君,于是对顾成补充道:“要不就叫‘天擎计划’得了?”
顾成一听不由得微愣,忍不住露出一丝笑容,两位物理学家看他笑了的表情,意识到顾成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小心思。
不禁老脸一红。
命名什么的真不重要,两位教授在乎的是经费,所以提议叫“天擎计划”这个名字是在讨好潜在的金主爸爸。
只要金主爸爸高兴,愿意出钱,“天擎”、“地擎”什么乱弹擎的名字都无所谓。
这时,顾成收起笑容并问道:“那么先期预算和总的预算有没有具体的数目?”
他支持基础科研,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天擎科学基金会对于项目的经费去向问题是有一套非常苛刻的制度,申请方是要签协议的,一旦发现挪用经费,立即停止拨款,并起诉当事人。
但凡上了千万级别的项目,都不会把钱一次性全部拨下去。
两位老院士面面相觑,过了片刻,吴越粱迟疑了一阵,这个数目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于是老教授小声的说道:“先期预算12.7亿,整个项目工程长达15至20年左右,大概118亿的总预算。”
顾成:“骇……原来是20年之内总预算一百多亿啊,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也才5.9亿,还不到6个亿的嘛,才这么点,我还以为是先期投入就要百亿级预算开支的超大项目呢。”
吴越粱:“……”
宋博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