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1 / 2)

加入书签

好在,杜清和也不需要用旅游来赚钱。

虽然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和消费”,但杜清和觉得吧,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比潘州,你再怎么发展旅游业,也拼不过人家杭州。别的不说,一个西湖,就足以匹敌整个潘州了。再加上,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其实是受很多因素干扰的,要是真的以旅游业作为主打,一旦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那么旅游业就会遭受重大打击。所以,千万不要把希望全都放在第三产业上面,这样真的会悲剧的。

世界能发展,靠的还是第二产业。世界能维持,靠是永远是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只是锦上添花的。不否认,以后的趋势会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中国市场很有潜力,可这并不代表能因小失大,放弃第二产业。旅游业有它存在的道理,可拿它当做经济支柱,恐怕会让人很失望的。

杜清和从来没有指望过乡村旅游,能给村里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要说真正的变化,还是他的有机蔬菜,带动了整个村子的经济。要不是有机蔬菜,普宁村估计也就普普通通罢了。

就在杜清和忙活着搭建求婚场景的时候,电话响了。

“喂?”

“喂,老杜,你在哪呢?”电话那边传来一个久违的声音。

“周建文?我去,你小子舍得给我打电话了啊?”杜清和也很激动,这是他高中同学,也是玩得比较好的。所不同的是,周建文学习一般般,高考只考了一个大专,比他早一年毕业,现在是在花都市工作。在花都上大学的时候,两人也没少联系,经常约出来吃点啥。

“这不大年初一嘛,准备找几个同学出来玩。”

周建文笑嘻嘻地说道,“我今年放假比较短,才九天,现在都算是过去两天了。”

“谁让你们呢,都选择留在花都。像我一样,回潘州工作,咱们不就能随时见面了?”杜清和故意这么说,其实他也知道不太可能的。按照周建文学的这个设计专业,在潘州几乎是没有高工资的工作的,能找到五千都算顶好了。可在花都呢,学习到新技术不说,个人成长还快,资深设计师在花都月薪过万那也是小意思。

当然了,也有回潘州创业的,那随便弄一个单下来都是几万块钱这又不同。

周建文笑骂道:“你小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了,你都在忙什么呢,好家伙,你的朋友圈是比我的银行卡余额还要干净啊?”男人嘛,即便很久没见面,只要是兄弟,三句两句话后又熟稔了起来。只是,大家通常都不太联系。大抵上是知道,彼此都有自己的圈子了,回不到以前了,能过年时候聚一聚,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兄弟情。

虽然很残忍,但事实就这样。朋友,只是人生一段路上的朋友。要是他淡出了你的生活,不要太过留恋。如果有一天他回来了,也能继续谈谈以往,谈谈现在,谈谈未来。在每一个阶段,人都有新的朋友,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就是人生。

所以,能有一个知己一生陪着你疯狂,陪着你聊天,督促你,其实真的很幸运。

“能忙什么,瞎忙。”

杜清和这话不算大话,他真的是每天瞎忙。

按照李维的话说,他能创业成功,完全是走了狗屎运。要是别人按照这么来,能保本都算厉害了。杜清和觉得是这样没错,因为他全无章法,完全是靠运气。好在,现在有李维在忙,也渐渐上了正轨。

“你啊,就没有老实过的。这样,今晚老地方,喝点小酒,来不来?”

周建文笑着问道,“还有几个老同学,也一块聚一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