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81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一项亲民善政的功劳,他本就是打算让给苏轼的。

目视着苏轼与种师中车驾上的灯火渐渐远去,明远果然听见了耳畔1127上线的声音。

“恭喜您,亲爱的宿主,因为您率先实现了‘公共照明’并加以推广,您获得了50点蝴蝶值!”

“50点?!”

明远有点惊讶。

自从他一口气搞到好几个“二百五”之后,就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过50点这么少的蝴蝶值了。

“对,50点。虽然您在杭州城中首次实现了‘公共照明’,但事实上,这个时空的人们距离实现这一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按照1127的解释,杭州西湖边的圆通接待庵2,就向往来路人施舍灯笼,供其夜间照明。虽是寺院的行为,但从其公益性而言,已经和后世的公共照明非常接近——只是没像明远那样,将照明设备固定在需要的地方而已。

第二天,明远就听说,杭州知州沈立,向凤凰山附近的采石场,订购了数百枚“石灯笼”,并且正在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汴京城中常见的那种“煤球”。

明远想了想,找来《杭州日报》的新任编辑:“这是个好故事,让它见报吧!”

第164章 千万贯

没几日工夫, 《杭州日报》的创刊号就已在杭州市内刊行。

与在汴京刚刚创刊时一样,《杭州日报》的刊行依旧是免费的。与在汴京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日报社是雇佣了在杭州的运河里来回穿行的不少船夫与船娘, 将报纸直接分发到杭州各处。

报上用最大的篇幅报道了杭州官府最近在河、桥附近设置“路灯”的消息。每天傍晚, 会有人将点燃的“灯芯”放进“石灯笼”里, 照明足够持续一夜。

在这篇报道里,官府设置“路灯”的举动被视为善政。而这份善政的功劳被归功于刚刚抵达杭州未久的通判苏轼身上——报道中明确提到,苏轼曾亲自去采石场查看“石灯笼”,并向炭厂采购“灯芯”。

他还亲自勘察了杭州城中多处河岸与石桥,以决定哪些地方需要设置“路灯”, 并向杭州知州沈立提出建议。

苏轼刚刚上任没多久,就因为这篇报道,得了一个好名声。

明远再一次见到苏轼时, 这位杭州通判用报纸当做“便面”,遮住自己长长的脸颊, 既像是害羞, 又像是要把自己得意的笑容都藏起来。

明远:苏公啊,您真是一位毫无心机, 坦诚到可爱的人啊!

“远之,怎样, 今日某总算有些空闲, 咱们一起去游湖?”

游湖?

明远这时才想起。

他来到杭州已有数日,却整天忙忙碌碌, 先是忙《几何原本》的事, 然后是去市舶司, 接着就忙于安顿他带来的各项产业。

而杭州城中, 近在眼前的, 那么大一个西湖,他竟然还没有去游览过!

苏轼却几乎一有空就去,而且每次都流连忘返。

“昨日下衙后去望湖楼喝酒,醉后写了五首绝句。远之为我品评品评!”

苏轼塞给明远一叠诗稿。

明远随意翻了翻,只见诗稿上用极其浓重的笔墨写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

西湖上阵雨急至的景色,便全然跃于纸上,几乎能令人置身于望湖楼上,眼见那天边翻滚的黑云,听到雨点敲击船篷的响声,感受到湖上的疾风,一阵又一阵……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1”

这是苏轼在描绘他独卧瓜皮小舟上望天的感受,群山俯仰,皓月徘徊……

一首首接连翻下去,明远忍不住以手抚额,心中暗暗感慨。

他这是在亲身经历并见证一代文豪的诞生啊!

苏轼却还在担心:“怎么了,远之,莫不是不好?”

“我是在感慨,苏公……若是这世间仅有一人是西湖的知己,那必是苏公无疑了。”

苏轼得了明远如此评价,高兴得嘿嘿笑出声。

“那远之今日必定要陪某一道游湖——”

苏轼立即拍板,定下了今日的行程。

“随后我们一起去西湖畔宝严院寻访‘诗僧’。”

“诗僧?”

明远还未来得及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已经被苏轼拉上出了门。

西湖盛景,确实无可比拟。

这日天气清朗无风,远处湖水如镜,映出四周山色,以及掩映其间的宝塔、寺院、花圃、茶园。

放眼眺望,钱塘门外石涵桥一带一道石堤已在。明远知道那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修的“白公堤”。当然,后世的“苏堤”所在的位置现在还是空空荡荡的一片水面,就等着明远身边这位大显身手了。

西湖岸边,则有无数游船来回行驶,不呼自来。

这些都是湖上专门待客的游船,有船篷,使游客免去日晒雨淋之苦,四周却并无船壁遮挡视线,令视野良好,坐在船中尽可以饱览西湖风物。

“今日还好,”苏轼已经坐过多次西湖游船,自然而然地为明远介绍,“若是二月八,或是寒食清明,就一定要事先指挥船户,雇定船只,负责就只能对着这湖光山色空感慨了!”

两人便上了一条船,船上有桌椅,有酒具,而且自带镣炉与灶具。游客只需一声吩咐,船娘便能烹饪茶水和简单的美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