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第212节(2 / 2)
“我就要这台。”王忆强调了一遍,“它的线路问题你不用管,这事交给我,你记得那机器的型号吧?”
曹大旺说道:“当然记得,长江f16一4a型16毫米电影放映机,咱翁洲市的第一批16毫米机。”
“以前都是用8.75毫米的胶片,因为胶片窄、放映设备轻便、运输起来方便,是咱国家专门为了照顾偏远的山区、海岛设计的片型。”
“那咋不用了?”王向红问道。
曹大旺说:“因为全世界就咱中国自己用这样规格的胶片,片子太少了,78年开始国家电影器材公司决定跟国际接轨,使用16毫米胶片,因为片源充足。”
王忆记下了这机器的型号,准备今天就给邱大年发个信息,让他搜集这款机器。
看看天色不早了,他留两人吃饭。
两人本想答应,可是看看王向红那阴沉的脸色只好讪笑着离开。
王忆挽着两人的手说:“你们别急,哪有空着手让客人回去的?你们等一下,我自己做了点酥鱼你们带回去尝尝。”
曹大旺和余军听到这话赶紧摆手。
我们天天吃鱼早吃腻歪了!
王忆却无论如何要让他们尝尝。
两人被他的热情劲给打败了,曹大旺说了一句‘恭敬不如从命’,然后跟着王忆去了大灶。
王忆非让他们尝尝自己做的酥鱼是有原因的。
除了在岛上开设个露天电影院,他还准备在未来两个月的禁渔期里,带岛上社员去城里做点买卖!
几次进城他注意过了,不管城里还是农村现在都没多少成品海鲜出售,这可是个大市场。
辣卤海鲜、腌小海鲜、拌小凉菜、熏小杂鱼等等,这些都是日后久经市场考验足够受欢迎的下酒菜。
而且这东西利润不小,对于渔家来说几乎没有本钱,岛上原材料不缺,他只要弄点佐料把味道给调好了,那天涯岛就能变废为宝,赚到第一桶金。
他之所以选择这业务来开展,主要是为了应付王向红。
王向红肯定反对他带着社员们做买卖,所以他得从一个王向红不能拒绝的方向切入生意。
变废为宝、避免浪费就是这样一个方向。
不过他不确定自己手艺怎么样,所以得找人来试试嘴。
曹大旺两人是合适人选。
这俩人在电影放映队天天的吃东吃西、吃这吃那,吃的是满嘴流油、满脑肥肠,那嘴巴很叼,酥鱼味道好不好、能不能受欢迎,看他俩反应就行。
王忆在22年买了一次性自封包装袋,都是简易款的,很便宜,正好用来装酥鱼,又卫生又讲究,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种包装方式足够新颖、足够时髦。
酥鱼周末已经出锅,他又进行了简单风干,这样口感可以更好。
他拿出酥鱼放入瓷盘里递给两人,说:“曹同志、余同志,你们尝尝我们自家做的酥鱼,要是觉得不好吃我就不给你们了,不能强人所难嘛。”
余军这会懊恼没能得到相机玩具的事,便夹了片酥鱼进嘴里使劲咀嚼起来以解气。
结果这鱼已经用高压锅酥烂了,风干之后口感酥脆,他吃在嘴里是全新的滋味儿。
鲜美酱香!
这让他忍不住瞪大眼睛:“呀,你这酥鱼做的比县里副食品店的还好吃啊,都用了什么料?怎么做的呀,真不错。”
曹大旺咬了半截小黄鱼后跟着点头:“嗯嗯,味道真不错,这酥鱼家里也能做?我听副食品站说做这个小鱼要用机器——嗯嗯,真不错,普普通通的小黄鱼让你给做的别有一番滋味啊!”
看着他们的反应王忆心里安定了。
能行。
他用包装袋把小酥鱼装了起来,袋子口有自封条,按住一拉就行了。
果然,这个包装也吸引了曹大旺两人的注意力。
82年别说翁洲,就是去沪都也没有这样的包装方式,连塑料袋都少见何况这种自封袋?
王忆给两人一人送了一袋酥鱼,就这样摆摆手送两人上了船。
再见了您二位。
不管饭了,慢走吧!
下午上劳动课,王忆是彻底解脱了。
以前他怕学生们出事,所以总是跟着他们,现在有孙征南当劳动课教师,那他可以当撒手掌柜了。
五月份槐花香,最近槐树上长出了雪白的槐花,海风一吹,滋味儿甘甜。
槐花这东西是很神奇的。
王忆感觉上个周槐树还只有碧绿的树叶呢,这个周再抬头一看,岛上老槐树的树枝上都挂了白,像姑娘们头上戴了许多白发夹。
而这才是刚开始,再过几天槐树上就要长满槐花,那时候就是老槐树白了头。
校舍里头也有树,围着长了一些老槐树。
其中听涛居旁边便有这么一棵树。
树冠高大,树丫展开跟撑了把绿色大伞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