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章致命的缺陷(1 / 2)
随着时间的过去,周卫国在楠京颁布的新一轮教育政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这个时代,一家生个两三个儿女,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句容市,某村庄当中,两名妇女正在田地里除草。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的,田地里有草,一桶除草剂下去就OK了。
现在全靠老百姓自己去动手。
“春花婶,听说现在机关实行那什子教育新政,你家不是有一闺女吗,送不送去学校?听说送一个子女去学校,家里每个月有三十斤大米!”
这两人的田地都挨着的,所以两人在干活之余也要闲扯一下。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别又是机关欺骗我们这些老百姓。话说这天下那里有这么好的事情?机关还每个月给你三十斤大米?他们不多收税就是好的了!”
这叫春花婶的妇女明显不太相信这一套说辞,其实这也正常,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来说,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事儿是真的。我表姐他们一家,就在我们隔壁村儿。前几天他们将自己家的小儿子送去了,人家当天就提着三十斤大米回来了。我前两天还去看了,三十斤白花花的大米!
我家那口子这不都准备将我们那几个儿子送去学校,人家说了,一个学生每月三十斤大米。我家有三个男娃一个闺女,闺女太小,才五岁,不符合人家的要求。
但我们那三个男娃符合啊!就这三个男娃,机关每个月就要给我们九十斤大米。咱们自己再挣点,这家里的日子说不一定就要好起来了!”
不用说,旁边这名妇女明显就是要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到学校去了。
要知道,只要他送去了,他们家一个月就会有九十斤大米啊!
一年就会有一千多斤大米!
记住,是大米,还不是稻谷!
这谁能不意动?老百姓追逐的无一不是利罢了!
再说简单一点,老百姓的思想无非不是生存下去,家庭条件好点的,就是追求生活稍微好点罢了!
现在有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不意动才是怪事了。
“大妹子,你将你们三个儿子都送走了,那这田里的活儿咋办?有三个人帮衬一点也好啊!”
春花婶有些傻眼了,旁边这家子还真是够果决的,居然将三个儿子都送出去了。
“田里这点地儿,咱和家里那口子累点就做完了。再说了,那三个小子能帮我们多少?他们要是去学校,不但可以成为文化人。而且每月还要向家里拿九十斤大米回来,这么好的事儿怎么能不做?将来咱这三个娃学出来了,那也是拿笔杆子吃饭的人。总比咱们在地里刨食好!”
听到这名妇女的话,春花婶明显就是十分意动了,他想想也对啊!
其实像这种情况,在整个八十八集团军下面都在发生。
十年之后,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就会上升一大截,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而且,这里面周卫国还设置了一个陷进,那就是七岁为底限,无上限。
这样的结果就是也许十六七岁的少年不会来学校,但十二三岁的人却是有很大的可能来学校。
这样就可以实行周卫国的下一步教育改革了,这些人十二三岁的人,不用什么都学精通,他们需要的就是识字,然后给他们分配一个专业,就学这个专业的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