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滇王之位到手(2 / 2)

加入书签

楚王心中无奈的紧,前面的商鞅、后来的燕国名臣乐毅,无一不是重要贤臣而强国,赵国也因吴天强盛起来了,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都成倍增长,诸国中唯楚国干瞪眼,黄歇虽然号称四大公子,但与其他极大公子相比差远了。他心里明白,平原君赵胜虽无多少建树,但平原君知大局识大体,所以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都得到他的支持,并为大赵的强盛出了把力;魏国的信陵君更是个军政奇才,可惜魏王误国,错受王位于安厘王,使得魏国不上不下,极难发展壮大,兄弟阋墙已是不争的事实。齐国也有个出色的田单,一直为齐国呕心沥血,虽然做了权臣,但田单却有强国的雄心,可惜田单没有魄力进行大刀阔斧的军政改革,心有余而力不足。

今晚的夜宴,吴天、楚王、景阳、春申君均都心思各异,各有各的谋划,看似平和,实则互相算计。景阳与吴天是有些冲突,但在楚王的调节下,并定下基调后景阳也知吴天继承滇王之位已成了事实。吴天继承滇王位,对于楚国而言利大于弊,毕竟吴天在楚国毫无根基,兼且楚国有权臣黄歇,贵族代表景阳等人牵制,这是最佳的选择了。从今晚的情状可以看出吴天和景阳、黄歇等人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楚王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

楚王举杯道:“诸位爱卿,今晚已解决了寡人之忧,既然先生有意接手滇国,这是寡人意料之外。本来寡人是想先生执掌楚国兵马,对军队进行改革,那曾料想成家小子误了大事,寡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真是为难先生了。先生绝不能推辞,楚国需要先生,南疆百姓需要先生,滇国百姓需要先生。唯有先生执掌滇国,秦国才不敢妄动兵戈入楚。”

吴天苦笑道:“大王,若非今晚发生这样的事,在下也不会答应大王。本想此生就在楚国定居,然后做个安乐公。世事难料,一场宴会竟发生这般不可意料的事情出来,亦非我愿。等清秀与我成婚,在下就前往滇国,帮大王治理好西南等地,十年后,若大王觉得有合适人选,不凡另择贤能,在下也算还掉大王对在下的厚爱。”心里却道:“吃到老子嘴里的东西,谁也别想拿走。谁敢伸爪子,老子就剁了他。”

自始至终,吴天都没有表现出对滇王的急切和激动,神色相当坦然,似乎滇王也没有吸引到他。他执掌滇国,也因夜郎王激怒了他。夜郎王小觑了他吴天,如果没有夜郎王的授予,花奇真的有这般大的胆子,竟敢对他这个赵国曾经的左相出手?似乎黄歇、景阳和楚王均想到了这里,实则花奇是被吴天用精神控制才有此一遭,不过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内幕。若是吴天不这般做,花奇是不会有这般大的胆子。夜郎国就是吴天谋取滇国的关键棋子,成素宁不过是个炮灰而已,花奇才是关键。

楚王冷哼一声,非常不高兴,脸上微怒道:“夜郎王真是可恨,难道他不知先生乃是寡人的重要宾客?不知道先生曾是赵国左相,曾统兵数十万打败秦国白起和王龁么?竟有此大的胆子在寡人的宴会上杀人,若非先生剑术超群,若先生有个三长两短,赵国军方都会起兵入楚为先生鸣不平。楚国又将兵戈再起,这是寡人不愿看到的,同时也是夜郎王在打寡人的脸。”

有了楚王的调子后,后面景阳、黄歇、楚王等人与吴天倒是热情了不少,景阳似乎忘记了方才无尽的火药味,相处非常和谐,再无人出来搞事。直至宴会结束,楚王等人也喝了个酩酊大醉,在宫女的搀扶下离去。黄歇、景阳皆有随从带离,只有吴天出奇意外地被清秀公主亲自来大殿搀扶走。

清秀公主对于今晚发生的事情,她早已知之甚详,非常愤怒成素宁竟有此胆子挑战自己的驸马,她知道这是景阳和黄歇所看到的结果,黄歇和景阳都不愿吴天在楚国执政,只有把吴天撵走才是他们心中所愿。

来到清秀公主的寝宫,清秀公主亲手为吴天洗浴,见吴天并没有醉,慵懒地靠在浴池边,心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了回去,只见清秀公主道:“驸马,父王没有告诉你么?宣太后祖姑、姑姑华阳夫人要回楚探亲,并且书信中有斩杀驸马的意思?”

吴天眼睛不由一亮,冷笑道:“两人来得好快,只怕她们还不知道今晚发生的事情,显然秦国已意识到我的威胁,不论我为东方六国中任何一个国家所用,对秦国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他们对我的仇恨竟如此强烈。嘿嘿,那他们强大的时候,有着白起这等军事奇才,时常吞噬周边国家,他们怎么就不考虑他国的仇恨呢?现在觉得委屈,开始打感情牌了。唉,今晚发生的事情我也震惊,想不到黄歇和景阳有除掉我的心思,现在公主这般说,恐怕宣太后和华阳夫人早已和两人暗通曲款了。”

言罢,吴天当即把头靠在清秀公主的怀里,任由清秀公主用锦帛在他身上擦拭,懒洋洋道:“他们都没有算到大王会出奇意外的任命我为滇王,黄歇比景阳聪明,瞬息间就摸清了大王的意图,似乎大王也意识到我的价值,而我又不小心杀了成家嫡子成素宁,无法在楚国立足……”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求打赏!大家若是喜欢可去看老书《风云之最强反派》,老书仍在更新,多多支持!!!!!!!!!!!!!!!!!!!!!!!!!!!!!!!!

ps:武侠败类群:41525126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