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458节(1 / 2)

加入书签

“无论兄长的选择是什么,我们所有人都愿意跟随着你向前。”

孙坚没有言语,他抬起了手,轻轻的挥了一挥,就这样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今时今日孙坚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孙坚似乎还没有适应过来。

曾经的孙坚不过是一部的司马,一郡的郡守,但是仅仅是过了年许的时间,他却是已经成为万户侯,成为了执掌一州的州牧,成为握持假节的权臣。

孙坚现在已经站到了比昔日朱儁、卢植、甚至是皇甫嵩更高的位置,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改变着天下的局势。

……

初平元年,七月六日,孙坚返回陈都的第二日。

孙坚在朝会之时,献上传国玉玺,一时间众皆哗然。

经过了多方证实,孙坚所献的传国玉玺,确实是董卓迁都长安之时,所遗失的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刘协获得了传国玉玺的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大汉十三州,天下为之瞩目。

……

七月十五日。

孙坚领兵四万屯兵于陈郡阳夏城,兖州陈留郡的南面。

陈都朝廷的使者进入兖州东郡,刘岱称病不出。

七月十七日。

陈都朝廷发出诏令,历数刘岱恶绩,以无令擅杀桥瑁,自封郡守为由撤销了刘岱的兖州刺史之职,并以陈群为新任兖州刺史,而被刘岱的任命的其余几处郡国的国相、郡守也被罢免。

孙坚于阳夏誓师,宣读檄文后发起北伐,兖州刺史陈群亦领军北上。

陈留郡太守张邈、济阴郡太守曹操、济北国国相鲍信于同日响应,陈群接管了济阴郡、陈留郡两处郡国的军队,在济阴郡集结军队,向东进攻山阳郡、任城国、东平国。

济北国国相鲍信也尽起本部兵马,向南进攻三处郡国,两面夹击。

七月二十四日。

仅仅过了七日的时间,孙坚便领着大军长驱直入,从陈留郡一路北上,兵临濮阳城城下。

刘岱猝不及防,他没有预料到陈都朝廷的反应居然如此迅速,袁绍此时正与公孙瓒交战,自顾不暇,刘岱无奈只能是固守城池。

七月二十七日。

刘岱自缚双手,出城投降,山阳郡、任城国、东平国三处郡国皆平。

兖州刺史陈群与濮阳就任兖州刺史,重新为三地委任郡守、国相。

但就在孙坚等人写出的捷报送往陈都还不到半天的功夫,两封加急的军情急报便送到了陈群和孙坚的手中。

第一封急报是关于黄巾军的消息。

泰山郡郡所被黄巾军攻破,黄巾军占据了重要关口,依靠地利隔断了泰山郡和其他郡国的联系,青州军已经腾出了手来。

而徐州军也出现了变故,没有办法再袭扰青州。

昔日为了平定复起的黄巾军,当时的朝廷委任陶谦为徐州刺史,陶谦上任后,任用臧霸和其同乡孙观为将,镇压黄巾起义。

臧霸自此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

但是就在前不久臧霸将黄巾军彻底赶出了徐州之后,却没有收兵返回,而是与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及兄长孙康等人结连,聚合军众,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既不听调令,也不听宣召。

孙坚的脸色渐渐的黑了起来,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青州军已经是可以腾出手来,援助袁绍,而他们却是受到了黄巾军的威胁,被迫要在泰山郡的边境设置不少的军队,以防止黄巾军的侵扰。

泰山黄巾如今号称十万,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蚁多噬象,并非危言耸听。

不过这些实际上对于大局的影响其实都不算太大,他们已经占据了兖州,袁绍一臂已除,现在袁绍和公孙瓒陷入鏖战,显然是无暇北顾。

但是另一封急报打开之后,便让众人陷入了沉默。

七月十八日,公孙瓒趁胜追击,进驻清河郡广宗城。

袁绍此时已经集结了大量的军兵,屯驻于广宗的南部,双方于界桥爆发大战……

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儒

初平元年,七月十八日。

袁绍亲领大军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排开了阵势。

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由陈都朝廷新任冀州刺史严纲领三千白马义从为先锋,合有四万三千余人,声势浩大,连战连捷,正是士气正盛之时。

白马义从乃是公孙瓒麾下最为精锐的部曲。

“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斥候回禀,公孙瓒听闻前锋乃是袁绍麾下的大将麹义,只有八百军卒。

公孙瓒见麹义军少,下令白马义从发起冲锋,意欲一举击破袁绍军的前锋。

但麹义率八百先登营为先锋,岂会没有准备,袁绍早已经暗中设下强弩千张作为先锋的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麹义临危不乱,命令先登营的军卒尽皆俯伏在盾牌下,列阵迎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