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574节(1 / 2)
许安和公孙度暗中的密谋袁绍虽然不知道,但是魑魅却是发现了一些端倪,将其上报给了袁绍。
公孙度占据辽东,居于东方,许安占据并州,居于西方,都是威胁。
袁绍不是蠢人,他很清楚一旦其联合起来,那么他必定会陷入两线作战的窘迫情况。
他麾下虽然有十数万的军兵,但是两线作战绝对是没有多少的胜算。
袁绍很清楚他自己的实力,也很清楚自己麾下军卒的实力。
当东郡之战爆发之后,董卓和许安爆发激战,最后以董卓战败而告终,徐荣等人选择归降黄巾军,更是让袁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公孙度之所以能够上任辽东刺史,徐荣功不可没,两人少时便已经是友人,犹如昔日他和曹操一般……
如今徐荣归顺许安,公孙度彻底倒向许安的可能性正在无限的偏大。
如果将天下看作是一块棋盘,袁绍现在的局势十分的不乐观……
实际上,袁绍已经快走进了死胡同之中。
许安一步一步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展疆域,编练着军队。
袁绍很清楚,许安如此行为,绝对不是偏安一隅之辈。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许安想要看他和孙坚在东郡争锋,想做那最终得利的渔翁。
一直以来,许安扼守了八陉,在无形中和有意中推波助澜,想要袁绍和孙坚两人相斗,袁绍都是明白的。
东郡之战,在沮授和田丰等人分析之下,袁绍越发的感受到了许安的威胁。
最后袁绍采纳了沮授所献出的连环计。
连环计的具体详情,袁绍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审配和田丰在内,只有他和制定计划的沮授两人心知肚明。
连环计的第一步,袁绍先派遣田丰前去游说许安。
虽然许安在华阴大败董卓确实出乎意料打乱了一些部署,但是最终田丰还是凭借着急智说服了许安,这也为后来计策的实施做好了铺垫。
许安要求保证泰山黄巾军西迁,也是意料之外,不过计划是死的,但是人却是活得。
沮授随后便又制定了控制泰山黄巾军的计划。
而田丰无疑是最好的执行人,智谋和手段,还有军略,田丰都在一流之例。
而且田丰和审配不合众人皆知,两人身处同地,难免相互掣肘。
袁绍之所以让田丰去督办泰山黄巾军西迁一事,其实并非是单纯的因为审配的进言。
东郡之战鏖战之际,袁绍麾下的豫州刺史周昂依照承诺领兵让出了洛阳,让出了洛阳北部的小平津、孟津两关和河内郡,泰山黄巾军集合了起来,向青州北部的平原郡
许安随后兵出函谷关,击破洛阳,泰山黄巾军退出泰山、济北,青州兵进驻。
三面合围,南庭震恐,东郡之战实际上已经结束,孙坚必须要选择退兵。
而就在孙坚刚刚秘密召集了袁术、刘备等人定下了撤军的时间之后,魑魅安插在汉军营中的暗探却是打破了濮阳大营的宁静。
魑魅的暗探和孙坚说了什么,身在后方的荀彧不知道,刘宠也不知道,只有郭嘉等身在濮阳大营的人知晓。
这边是连环计的第二计。
而后所谓的追击战实际上只是一场大戏,为得便是迷惑监测东郡的鹰狼卫密探视线。
袁绍和孙坚两人定了下了时间。
汉军进攻旋门关之时,袁绍也派出了麾下几乎所有的骑军向着河内郡急行军,而后更是亲自带领麾下的精兵一路急行,最后在河内郡的修武,会和了驻扎在城中的周昂军。
袁绍和许安当初达成的共识其实是让出河内郡的西部地区,并非是让出全部的河内郡。
修武城是河内郡中部的城池,横在河内郡中部的原野之上,在河内郡的东西要道之上,要想占据河内郡的东部,必须要先攻克修武城。
袁绍事先修筑了大量的攻城器械,秘密的囤积在修武城北部的山区之中。
冀州终究是袁绍的主场,在袁绍的大力扶持之下,魑魅的力量也再不断的壮大,鹰狼卫的情报网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一次修武北部山区的情况并没有被鹰狼卫所发现。
旋门关破,孙坚抽调了麾下的四千骑军,以及刘备所统领的五千幽州骑军自旋门关向西挺进。
四千骑军一分为二,一部跟随着刘备麾下的幽州骑奔袭孟津和小平津,另一部则是配合皇甫嵩发起反击,不过这一部两千人的骑军只是作为一支偏师。
如果皇甫嵩真能诱杀许安,那么这支偏师在许安身死的情况之下突然杀出,绝对会对轘辕关的数万黄巾军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一战覆灭轘辕关的黄巾军也并非虚妄。
兵败如山倒,军心一旦失去,便再也轻易恢复士气,而许安就是黄巾军的军心。
许安若是没死,这两千名骑军必然全军覆灭,被黄巾军所击败。
轘辕关外,西凉、骁骑、并州三营骑军共有一万五千骑,如何也无法逃出生天。
但是这样,实际上他们的任务也达成了。
孙坚下发给这支汉军骑军的命令是大部队就在后方,他们作为先锋先行袭扰轘辕关的守军,唯一知道内幕的这支汉军骑军的军司马,不过他是孙坚嫡系,早已经是死在了战阵之中,最后下令冲击黄天使者军阵的命令就是那名军司马所下达的。
而其余的军兵一直都以为孙坚就领着大军在后方时刻接应着他们。
许安从降卒的口中得知了孙坚领着大军已经是从旋门关向着轘辕关进军,自然是不好轻举妄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