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第654节(2 / 2)

加入书签

“晋侯言重了,晋侯一直以来体恤为民,有仁主之名,受命而正,顺应天命,天命所归,我等不过顺应天时,遵奉天意。”

雍乔微微垂首,恭敬道。

许安嘴角上扬,笑了起来,虽然知道雍乔说的是奉承之语,但是听的确实舒心。

“叔荣应当知道我太平道和汉庭制度不一,在地方并非只是实行州牧制吧?”

雍乔微一回想,便开口回答道。

“在下确实有所听闻,晋侯于地方,以州牧制与三司制并行。”

“以布政司理政,以提刑按察司理法,作为监督,又以兵备都护司保境安民,在下以为三司制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比起单单在地方推行州牧制要好的多。”

一开始了解太平道推行的制度之时,雍乔其实十分失望。

三司制度分的可不仅仅是州牧的权柄,只怕是郡守的权柄都要分去一些,以后的日子恐怕再没有原来的惬意了,再加上听说鹰狼卫要再各地设置百户所,无孔不入的鹰狼卫绝对是他们的噩梦。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什么可以办法,形势比人强。

许安敲击了一下桌子,询问道:“雍氏在益州广有声望,叔荣为人刚直,适合提刑按察使一职,不知叔荣可以愿意担任益州的提刑按察使。”

“既然有幸得晋侯看重,那么在下自然无不应之理。”

“必不负晋侯重托,在下定会竭力保益州吏治之清明、律法之公正。”

雍乔双手作揖,垂首唱诺。

见过了雍乔,也让许安心中对于南中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随后,许安封张燕为益州牧。

以东州兵出身的雷铜为益州布政司右使,又以吴懿为益州布政司左使。

同时以裴元绍为兵备都护司都护使。

张燕和裴元绍皆是太平道出身的将领,两人对于太平道的忠诚许安都信的过。

张燕能力出众,一直以来都是主管军区,还要分理民政,而且出身军伍,无论是在原本的时空里,还是在现在都是极为出众。

益州牧交给张燕,张燕有能力压得住东州士和益州的豪强世家。

裴元绍掌管兵备都护司,可以保证益州各郡的安全。

裴元绍之前也在讲武堂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学习,军略比起之前还是有比较长足的长进,骤然升其为益州的都护使确实有点拔苗助长了,但是有张扬坐镇中军,应当不成问题。

都护使的人选,能力第二,忠心第一,裴元绍可以说是根正苗红,出身于旧太平道,自中平二年起,便一直跟随在许安麾下,一直以来任劳任怨。

张燕作为州牧,裴元绍作为都护使掌控地方,军权在手,东州兵实际上也是依从于太平道,在益州,太平道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益州三方势力能够相互制衡,又不至于完全失控。

第七百二十六章 家书、巴东军区、丝绸之路

许安的任命,自然是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众人谢礼之后,领了印信,文书便离开了府衙了,赴任的时期定在了新年之后。

现在益州的州内还是实行军管,新年将至,许安还没有那么不近人情,太平道的官吏在新年初始时,大部分的官吏都得到假期,能够回家过年。

随着张燕等人的离开,府衙之中再度变得空空荡荡的了起来。

“又是一年过去了。”

许安坐在椅子上突然由一些惆怅,年复一年,日服一年。

每一年的新年之时,基本上不是在行军打仗的路上,就是在筹备着行军打仗。

现在攻取了益州,已经到了积蓄力量的时候,暂罢刀兵之时,但是许安却是感觉到了有一些不习惯。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说来轻巧,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却是让许安感到了困难。

九年以来,黄巾军真正停下脚步的时间极为有限,大部分的时间许安都在外面南征北战。

在外征战期间,多是阎忠或者是刘辟等人在居中策应,打理内政。

许安看了一眼之前被他放在了桌上的工部递交上来的《益州屯田书》, 本来想要拿起来再看, 但是目光却被一封书信所吸引。

那是几天前收到的书信,是王异从中州寄给他的一封的家信,他一直没有来得及去看信中的内容。

他和王异在凉州完婚后,因为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奔波在各地, 一直以来都是聚少离多, 两人在一起的事情实际上不过三四个月人时间,而许安就算在长安也是每天要忙到很晚, 很少有休息的时间。

许安握着手中的信封, 突然感觉有些歉意。

他好像确实是冷落了王异,风云变幻, 局势瞬息万变, 容不得半分的松懈,也让许安有时候察觉不到枕边人的想法。

许玉是乌桓人,喜好游猎,常常带着护卫在长安的郊外的打猎, 观景, 倒是玩的不亦乐乎。

但是王异和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世家女一样, 长居深宅, 很少出游。

许安回想了一下, 他好像还真不知道王异喜欢什么, 平常在做什么, 心里又在想什么。

展开了信纸, 许安的不由的笑了起来, 信纸之上只有十六个娟秀的汉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