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机不可失(1 / 2)

加入书签

不管国内的情况如何复杂,这个时候的康宁,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了。自从来到清莱的第一天起,康宁的每一天都在繁重的工作中度过。好在势力扩张方面,有陈朴这样稳健果断的老大亲自坐镇指挥,康宁身上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得以抽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来与徐子良一起研讨清莱经济实体的建立与发展计划。

一九九七年六月至一九九八年七月的亚洲金融风暴,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这个从泰国开始最后发展到几乎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灾难,使得泰国经济损失异常惨重,政治上急剧动荡,至今仍在缓慢的恢复之中。

目前的整个泰国,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稳定,人们谈虎色变,惶惶不安,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呆账坏账丛生,银行机构资产负债状况的大幅度恶化,导致了损失惨重、负债累累的银行限制贷款,紧缩银根,许多银行进而无力兑现储蓄,也无力偿付债务,随时都处于倒闭的边缘。人们资产大为缩水,政权局势不再稳定,人们对政府信任度,更是逐年下降。

在这样糟糕的大环境下,泰国最北端的边境省府清莱府也未能幸免。

虽然这个人口不到五万人的边陲省府,因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受到的打击相对较小,但却也无法独善其身、重整旗鼓,就连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因经济的整体崩溃而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急速倒退的情况。

在这异常窘迫的经济局势下,徐家伟携带五千万美金的巨额投资计划适时而来,怎么不让一筹莫展的清莱政府欣喜若狂?

在清莱政府和人民最为困难的两年时间里,在世界各大财团纷纷撤离投资、撇清产权关系之后,慷慨大度的徐家父子不但与清莱政府合资修建了泰国北部省府最好的医院,还成立了仁德远播的基金会,一次又一次将数以百万计的坚挺美元投入到清莱的慈善事业当中,大大地缓解了政府的压力,激发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徐家父子也为此深受泰国皇室和各级政府以及人民的感激。

因此,心怀感激的清莱政府府尹(相当于泰国的地方市长)沃拉吉·颂索恩、商会理事长博他那等众多政府官员和商界名流,连续三日亲自陪同徐子良一行,对整个清莱地区进行了全方位的投资考察,并亲自为徐子良的地产公司在风景秀丽的湄考河畔选址圈地,以最优惠的价格出让了二百一十亩建设土地。

作为对这一友善行为的回报,徐子良当即向官员们郑重承诺:在成立“清莱地产公司”的基础上,一年内将原有的清莱制药厂规模再次扩大一倍,升级为“清莱制药公司”,旗下的泰国(亚洲)兄弟基金会,将一次性向清莱皇家大学捐献二十万美元,以帮助那些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感激不已的清莱政府和商会领袖在短暂的商议之后,一致同意聘请徐子良担任清莱商会理事,并对徐子良联合华人同乡会组建的“华商会”,以及创办泰语和华语的双语学校的计划,也予以了大力支持。

至此,康宁集团终于牢牢地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会,迅速扩充了实力,从此在清莱站稳了脚跟,为未来的全方位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入夜,泰国(亚洲)兄弟基金会的办公室里,康宁和陈朴静静地坐在圆桌旁,仔细倾听徐子良和他的六个智囊与助手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次与会的还有两位来自香港著名投资咨询事务所的中年评估专家。

康宁看到徐子良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十分赞赏,在连续数晚的事关集团在清莱地区发展命运的决策会议中,徐子良的优秀才华和商业眼光都得到完美的体现,表现出了远远超越他实际年龄的那份沉着与敏锐,直到这个时候,康宁才终于完全放下心来,相信徐子良足可以独自担当一面了。

从第五天开始,康宁便决定不再旁听徐子良的会议,只是待会后略微阅读一下会议纪要就行了,此时他的精力,已经从经济发展上转移到了陈朴负责的这一大块上。

整个清莱地区约有一百一十三万人口,分为十二个县,三个支县。北面和东北分别就是泰国北部的两个近邻缅甸和老挝。清莱距离姐妹城市清迈一百六十八公里,境内山峦林海河流众多,是泰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莱府内著名的旅游地点分别有:美塞、清盛、金三角和美斯乐,这四个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方,也是现在康宁计划中重点发展的地区。

这天晚上,陈朴、关仲明、梁山、刘海澜、樊刚和负责通信联络的贾飞宇围坐一堂,认真听取康宁关于徐子良近期工作进展的情况通报。大家听完康宁言简意赅的介绍,虽然脸上看不出什么,但心里却都暗自着急,相比之下,他们负责的这方面工作要比徐子良的成绩逊色不少。

康宁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意,而是对众人目前取得的进展表示了高度赞赏:

“海澜和阿刚已经做得很好了,你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整合了三个华人帮派,照这样发展下去,不出三个月,应该就能占据清莱黑道的半壁江山了。你们的工作难度并不算小,不比子良有将近两年的前期工作铺垫,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已经非常满意了!海澜,你的泰国话说得最标准,因此近期内你的工作强度将会是我们众兄弟中最大的,特别是军火买卖这条线,你还得多花精力进一步加强,从现在开始,关大哥全力配合你的工作,行动上有山哥做你的后盾,步子可以适当地再迈大一点儿。如今班普大营八百多支长短枪算是成功解决了,但是弹药一时间恐怕还跟不上,这事儿还得加紧办才行。”

“是!这件事我一直盯得很紧。”刘海澜脸上满是笑容,显然连续的工作,终于有了眉目:“昨天晚上,我终于在清迈见到了东南亚最出名的军火商人之一的彼得诺维奇,这个老毛子已经待在泰国足足八年了,讲得一口流利的泰国话,由于一年来我们陆陆续续向他小批量地购买了ak47和三十几支手枪,他对我们还算是比较放心,特别是我跟他说我们已经成功收服了美塞的两个帮派之后,他表现得很感兴趣,不停地问我们是那部分势力的?我含含糊糊地告诉他说我们属于北边特区的,他立刻改变了原先爱理不理的态度,变得非常情切热情,还说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接着就是对孟加拉的那批军火同行老乡一阵恶贬,说到兴起,他亲自带我到地下枪库参观。据我们了解,一直以来缅北的彭家生部和鲍有祥部的武器来源,大多是通过孟加拉方向进来的,而且每年的定量不少,我估计这个彼得诺维奇很想借此机会打入缅北的武器市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