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趁虚而入(1 / 2)

加入书签

如今正站在二楼房顶,自认为对战局走向已经胸有成竹的陈子陵,此时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也有些傻眼。在他的眼中看来,这些大食人无论是战术战法、还是技巧与阵型,完全就只是一种野生的状态,说的再白一点,就是这一支大食队伍,就是典型的散兵游勇、不堪大用的市井之徒。

然而就是这些个贼头贼脑、贪蠢如猪的大食人,竟然也懂得华禹大陆的用兵之道?这只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劫掠行动,他们的指挥者竟然还分出了两个进攻梯队!遵循用兵之道来看,像是这种分梯次进攻的方式,以往都是在大型的攻城战役才会出现的战术!采取这样的消耗战方式,不仅兵源很难得到及时补充,就连他们那可怜的武器规模,也完全达不到战场厮杀的标准啊!

不过陈子陵略显轻敌的念头,随着占据发生的巨大变化戛然而止;只待他亲眼看见了自己的两个刺猬阵,遭到了前后夹攻之后的状态,就半点都轻松不起来了!对于这个看起来有些愚蠢的刺猬战阵来说,若是所有的枪尖都能指向同一个方向的话,凭着密不透风又错落有致的枪头,尽可以达到御敌于身前的效果!凭着长兵器本身的距离优势,前线士卒需要承受的进攻,也并不会如同想象当中的那般残酷猛烈;可随着第二批加入战场的大食人包围了后方,那么前方维持阵线的枪头森林,自然就会变得稀疏;就是这些枪头与枪头之间的暴露出来的空隙,也使得原本的铁壁防线,终于暴露出了它的弱点……

而那些原本已经被宣告慢性死亡、如今却突然得到援军的黑衣大食人,却仿佛突然焕发了新生一般!好多人脖子鼓着青筋,扯着嗓子嚎出了几句外人听不懂的家乡话,瞬间扔飞了自己的萨丁弯刀,横着身子撞向了眼前寒芒闪烁的枪尖!他们就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为同族兄弟们撞出一条生路!

虽然眼下战局不利大食人,但这些亡命徒的进攻手段也变得越来越疯狂、只看的杀人如麻的战场骁将陈子陵,都开始感到心有余悸了!

这本是一场十拿九稳的歼灭战,随着白衣大食这只意外援军出现,骤然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消耗战;而陈子陵心中那支心心念念的援兵——五千京兆军,其实早已经命丧黄泉了!

战场中央的三家人士各自心怀鬼胎;而亲手导演了这一切的白衡白文衍,此时却已经趁着警备力量的彻底空虚、偷偷摸入了信安侯府的后院之中。

周长风的府邸,乃是一间超大规模的江南庭院。这里名义上只是一间侯爵府,绝对无法与一街之隔的皇宫相提并论;然而随着周长风几次的扩建、翻修、改造,已然要比老秦王在世的时候,华丽宽敞了不只一星半点。

虽然这间宅邸有些过于宽阔,但由于陈子陵的谨慎与周密,安排的守卫与岗哨又多又密,所以观感上并不会给人带来空旷的感觉。但今日夜间,由于有高人通风报信,所以陈子陵得了侯爷的命令之后,便亲自率领勇、猛二营士卒,前去守护长安城的钱袋子了!

所以此时摆在白衡眼前的信安侯府,守卫警戒力量虽然看似一如往常;但实际上已经比平日足足削弱了七成有余。

那一支由陈子陵亲手组建整训的长安加强营,共分为四个五百人的小字营,以秦、锐、勇、猛为名。

秦字营,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而且营长的位置,还是由陈子陵亲自兼任的。而且,这只五百人的队伍,在整个华禹大陆都绝对是凤毛菱角的一支重装骑兵。尽管人数略少了一些,但每个骑兵除了那一身价格不菲的重装披挂之外,还会额外配备两匹备用战马,以及四位仆从辅兵。这四个人没,就等于是专门伺候一个人的保姆,负责给这位骑兵养马、护刀、洗衣、披挂等等所有的日常生活与后勤保障工作。

随便计算一下也能想到,想要奉养这五百位精锐重装骑兵队,日常开销是何等恐怖的一笔天文数字啊?而且这还不算上战马的生老病死、武器盔甲的保养替换等等一系列杂项开销!

不过也正是由于秦字营的特殊性,导致了他们根本无法驻扎在跑不开马的长安城中。而且基于保密的原则,就连信安侯本人,何时想要了解一下那些宝贝疙瘩的近况,都得提前跟陈子陵打个招呼!

至于说锐字营的士卒们,就不是专精兵种了。不过就单兵素质来看,这五百锐字营的人,可绝对不比秦字营的骑兵逊色半分!这些人背上弓箭、跨上弯刀,就可以翻身上马驰骋沙场,即可以带头冲阵,也可以承担斥候警戒的工作;如果需要他们负担起远程攻击力,他们也个顶个都是百步穿杨、弓开三箭的神射手;如果需要他们三五成群的渗透敌人后方,凭着他们过人的语言天赋与社交能力,这些人也会摇身一变、称为顶尖的探子与杀手!哪怕是让他们去后方负责运送粮草军械,也绝对不会比任何一支辎重后军逊色半分!

通俗一些的讲,这五百位锐字营精锐,就是最顶尖的万能兵种;而这五百位多才多艺的锐字营士卒,平时也全权负责信安侯府的安全保卫工作。

至于说被陈子陵带出去执行剿匪任务的勇字营与猛字营,也一样各有特色。手执长枪的勇字营自然不必多说;单说那个各自为战、也极易伤及自身的双刃剑——猛字营。其实这一营的人马,是最不受陈子陵待见的;他们所有人的性格都极其散漫,而且还从来都不服从陈子陵的管束,个顶个都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犟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