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朝鲜(2 / 2)

加入书签

清军主力悉数抵达,把南汉山城围得水泄不通。朝鲜君臣绝望之下,只能同清军议和,接受了清朝提出的断绝对明关系、向清朝称臣纳贡的盟约。

李倧本人也在风雪之中,穿着蓝染衣,骑着白马,率世子及50多名随从官员出南汉山城西门,在汉江南岸的三田渡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改换穿皇太极所赐的貂裘谢恩。

丙子胡乱后,清军撤军,带走了作为人质的昭显世子、凤林大君与约五十万万朝鲜俘虏回国。力主斥和的洪翼汉、吴达济、尹集三学士也被带到盛京处死。

此后朝鲜不仅向清朝称臣纳贡,还被迫出兵帮助清朝攻打明朝,发兵参与了皮岛、松锦的相关作战。

朝鲜国王李倧在此后尽可能顺从皇太极之意,对耻于向满清称臣的大臣则深恶痛绝。他认为所受之辱都是斥和派造成的,直斥斥和派“误国”,又说:“此辈以国之存亡置之度外,谋占美名,党同伐异,竟使宗国覆没,甚可恶也!”

与之相应的是重用主和派和亲清派,他在丙子胡乱后拜崔鸣吉为领议政,崔鸣吉因私通明朝被清朝抓走后又起用金自点。

但是李倧政权的合法性也在两次胡乱后面临严重危机,由于李倧反正、推翻亲清派光海君政权本身的名义就是亲明排金,因此他向满清屈膝自然使人们倍感失望。

丙子胡乱以后,朝鲜掀起了辞职和隐退的风潮,亲明士人也都对朝鲜王室倍感失望。

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自丁卯胡乱后,叛乱阴谋层出不穷,天启七年李仁居起兵江原道、崇祯元年柳孝立等欲立仁城君、崇祯五年柳应泂谋逆、崇祯六年李时说欲立锦原令李倬、崇祯八年李基安谋逆、崇德四年贞明公主及宫人的诅咒事件、崇德八年李挺海叛国事件、昭和元年反正功臣沈器远欲立怀恩君……

可以说是朝鲜王朝历史上谋逆事件最频繁的时期。

朝鲜政权正处在内部的风雨飘摇之中,清军的入关,甚至其挟持崇祯皇帝,在北京擅自拥立明朝新君,都给朝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

直到去年徐州会战,李来亨率领大顺军摧枯拉朽般歼灭满清十万劲兵以前,东虏的入关南征都是非常顺利的。

朝鲜国王李倧因此断定东虏必将定鼎中原,朝鲜根本不可能与之抗衡,所以竭力在国内打压、消灭斥和派、抗清派。

结果只是造成了大量对朝鲜王室失望透顶的士人纷纷掀起叛乱,朝鲜本国的政权稳定性和军事力量都衰落到了谷底。

由于地理遥远、消息难通的关系,朝鲜是在天法元年时才知道了清军在关内大败的消息。朝鲜君臣一度还对此不敢置信,认为远方传言的所谓“虏被贼所败,死伤数十万,尽弃燕云”之说,只是妄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