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清穿 第43节(2 / 2)

加入书签

张樱笑着点头:“这是自然,毕竟这年头最好做的生意就是卖书了。不过我那书肆根基浅,虽然也卖四书五经,但主要还是以售卖各种话本儿赚钱。”

这也是她一开始没有提出,将书放到自己的书肆售卖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其实更合适放到福晋找的那家书肆售卖,反倒与张樱名下的书肆相性不合,但既然对方瞧不上这本书,她就干脆笑纳了。

“若是福晋不嫌弃,这本书就直接交给我?”

若是一开始张樱提出,福晋可能还会犹豫,可如今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她不高兴地点点头:“行,就交给你。等到这书大卖,也好叫那些看不上这本书的人瞧瞧,不是没用文言文写的书就不是好书!”

第49章

福晋也是被那家书肆的出尔反尔的气到了, 若不然,她可不会这么快下定决心。

毕竟话本儿这东西,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

不是说话本儿本身上不得台面, 而是如今的那些书生写的话本儿,不怎么上得了台面。

许多人家担心看话本儿会移了自家女儿的性情, 甚至明令禁止府中出现外面售卖的话本儿, 简直将话本儿当做了禁书一般严防死守。

因为那些话本儿中不但多是落魄书生与千金小姐的“爱情”, 有些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话本儿更好卖,里面还会出现一些香艳情节,插画与诗词也都有些不堪入目, 委实不是什么正经读物。

所以张樱的书肆主营话本儿, 在福晋这样相对正经的人眼里, 确实不是好选择。

但, 谁让福晋相中的书肆没眼光呢?

这书肆原本是挂在张樱舅舅钱亿名下, 如今钱家抬旗,按理说已经不能经商, 所以张樱便让钱亿将他名下的生意都过户到了老獒名下。

老獒虽然是以丫鬟的身份跟在张樱身边,却是自由人,并未卖身——

卖身契早就被张樱还给她了。

所以即便钱亿在抬旗后已经回江南,想要将钱家搬到京城, 张樱想要在书肆出书, 也还算方便。

福晋将书稿直接交给了张樱。

张樱则转交给了老獒:“听闻皇上之前让人建造的国子监即将落成,这可是读书人们翘首以盼的大事, 到时书肆里的各类书籍必然会迎来一波销量增长。你记得催一催书肆的工匠, 尽量在国子监落成之前,将这本书打响名声。营销那套你们懂的,我当初一炷香内生下喃喃, 还有福晋主持编撰这本书的消息,只要对销量增长有利的,都可以放出去。”

顿了顿,她又道,“福晋之前还让人手抄了一部分书送给京城的皇家福晋与高官夫人,这些贵妇人身边都有不少拥趸,一向以她们的喜好为流行风向,只要这些夫人觉得这书有用,许是要不了多久口碑就会爆发。你让书肆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毕竟错过了,以后再想打开销

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老獒点头:“我省得。”

于是立刻拿着样本离开四爷府,直接去了书肆。

福晋回房不久,便彻底冷静下来。

这一冷静,她就忍不住去想张樱说的那个书肆:“你知道话本书城吗?”

她记得张樱的书肆就叫这个名字。

觉罗嬷嬷与雷嬷嬷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

倒是福晋身边的两个大宫女表情有些迟疑,似乎对这家书肆有所耳闻。

福晋看向二人:“你们知道这家书肆?”

大宫女上前一步:“回福晋,奴婢小选入宫前,曾让人到这家书肆买过话本儿,也就前两年的事儿。当时这书肆刚开,在京城尚且名声不显,但很快就因为两本情节曲折离奇,故事还足够新颖的话本儿就打响了名声。”

“奴婢入宫后没机会再去买话本儿,但在其他刚进宫的宫女口中总能听到这家书肆的名字,似乎,这家书肆越开越好,如今已是京城最有名的一家了。”

福晋一顿:“果真如此?”

宫女迟疑片刻,点头:“应当错不了。”

福晋忍不住问道:“我记得市面上售卖的话本儿都是些落魄书上遇到千金小姐,然后私奔,等到书生得到小姐的资助进京赶考,考中状元后便贬妻为妾,娶贵女,尽享齐人之福的故事?那话本书城售卖的话本儿有什么不同吗?”

宫女一听这话,顿时就激动起来:“话本书城的话本儿和其他人写的才不一样,其他书肆售卖的话本儿根本就没多少女子喜欢,家中长辈也十分厌恶,话本书城的话本儿却老少咸宜,我将话本儿买回家后,父亲看到也颇喜欢,还和我一起追更呢!”

这大宫女算不得福晋心腹,但既然能做到福晋身边大宫女这位置,身家底细必然是被调查得一清二楚的。

是以福晋知道,这位大宫女的父亲曾当过兵,是个彻底的武夫。

而她身边这个大宫女,虽不至于满脑子风花雪月,却也与寻常女子并无不同,一心只希望年满二十五后就能出宫嫁人,相夫教子。

父女二人性子南辕北辙,却能喜欢同

一本书……

别说,福晋对他们喜欢的话本儿都生了几分兴趣。

大宫女却说:“奴婢已不太记得故事内容了,但这家书肆出版的话本儿全是精品,随便一本都能让人看得欲罢不能,福晋若是有空,不妨买上一本。”

福晋果真让人去买。

去买的宫女担心买错,便让掌柜推荐了书肆卖得最好的两本书。

说来也巧,这两本书中的其中一本是一个叫聊斋先生(蒲松龄)的作者写的《聊斋志异》,另一本则是一个叫绯色的作者根据《聊斋志异》改编扩写的《聊斋志异新编》,后者字数是前者的好几倍,销量却相差无几。

宫女原有些迟疑,但听说这两本书也是一开始替书肆打响名声的话本儿,便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