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了太子以后 第85节(2 / 2)

加入书签

虞宛宛来到太后身边, 自然而然, 便亲昵的跟她坐在一起,将手上竹篮摆在矮桌上,解释说道:“那日来的时候,宛宛便瞧见山上桑葚熟透了,今日特意一早起来,前去摘了一些回来,给皇祖母尝尝,消消暑。”

篮子里,红得发紫的桑葚,一个个又大又爆满,上头还沾着些许清晨的露水,莹然剔透,成熟诱人。

虽然桑葚算不得什么稀罕玩意儿,是百姓山上随手都能采摘的野果,宫里贵人们都不稀罕,但,这可是虞宛宛亲自去山上采摘回来的,那味道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很甜。

沈太后笑得合不拢嘴,连连夸赞,还是宛宛有孝心。

随后便让嬷嬷,将桑葚拿去清洗一下,稍后品尝。

虞宛宛才又想起来询问,“方才皇祖母说是在找宛宛,不知可有要事?”

沈太后摇摇头,“也没什么要事,就是想跟你说,这清微山有个不老泉,相传用那里的泉水沐浴之后,包治百病,延年益寿,每年哀家过来,都要去洗上几回,身子骨确实也硬朗不少。

“你近来身子羸弱,也该过去洗一洗,就算是不能治什么病,洗去污秽,讨个吉利也是好的。”

虞宛宛乖巧点头,“皇祖母去,宛宛也去。”

于是,二人收拾准备了一番,当天下午,最为炎热的时候,便一起前去不老泉沐浴。

不老泉有许多泉眼,清微行宫在建造之时,便已经将其分成好几个浴池,建造在了室内。

小小的一个池子,刚好能够容纳两个人,太后不拘小节,让虞宛宛跟她一起,虞宛宛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家,并没有拒绝。

不老泉的水很特别,清澈见底,却又隐约透着些许亮光,洗过之后,肌肤都变得晶莹透亮,在阳光下隐隐发亮。

浸泡在泉水里,清亮舒爽,忘记一身疲惫。

虞宛宛身上只穿着一件半袖的纱裙,轻纱和长□□浮在水面上,却是透过衣裳,都能瞧见,那般细腻柔嫩的肌肤。

沈太后看了一眼,都忍不住抬起她的胳膊,仔细打量一眼,“哎,年轻就是好,你看看这皮肤,恐怕是比剥了壳的鸡蛋还要嫩,哪里像哀家……皱巴巴的,跟干枯树皮似的。”

虞宛宛连连摇头,“皇祖母很年轻了,年过六旬跟不到五十似的,宛宛若是到了皇祖母的年纪,还不知是什么模样呢……”

不过想了想,虞宛宛神情落寞下来,“说不定,宛宛还活不到皇祖母这样的年纪。”

沈太后笑得眯起眼,“怎么会,你要学学皇祖母这样,不该想的事不想,不该做的事别做,一心好好保养身子,等熬死了太子,将来你也可以做太后。”

刚说完,沈太后突然感觉不太对劲,她教孙媳妇怎么熬死孙子,好像不太妥当吧?

不过,谁叫她喜欢虞宛宛呢,早就好像将她当成自己人对待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虞宛宛忍不住嗤笑出声,若是她当真能从太子妃做到皇后,熬死凤霁做太后,好像也不是不行?

泡着不老泉,吃着虞宛宛今早摘的新鲜桑葚,还有她从宫里带的一些桂圆干、葡萄干和牛肉干之类的零嘴,再喝上两壶太后珍藏的果子酒。

一老一小,这日子过得,实在舒服又惬意。

虞宛宛感叹,“宛宛都不想回宫了。”

宫里整天对着凤霁那个臭男人有什么意思?还是清微山好玩。

沈太后大笑,“那可不行,这里夏天虽然凉快,但是冬日里太冷,不过若是你喜欢,我们可以多待几个月,等明年这时候还来。”

只是,如果她们多待几个月,太子那边,也不知会不会有意见?

泉水最多泡一两个时辰,太阳落山之后,继续待在水里会觉得冷。

所以到了差不多的时辰,虞宛宛搀扶着太后出来,然后前去换衣裳,等回寝殿之后再行沐浴更衣。

沈太后先换好衣物,在外头坐着,等待虞宛宛的时候,无意间,远远瞄了一眼虞宛宛。

她褪去衣物,身上挂着湿漉漉的水渍,一头青丝被水浸透,披散在背后,遮挡住了大半个后背。

那副身材,当真是玲珑有致,曼妙生姿,难怪让太子也欲罢不能,在她床上不想下来。

只是,仔细一瞧,及腰的长发,发尖尽头,尾骨的地方,肌肤上赫然有个粉红印记。

沈太后一见,面色微变,因为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她连忙起身,撩开帘子,进入里屋,来到虞宛宛背后,弯下腰,凑到不近不远刚好能看得清的角度,仔细打量一眼。

是真的,花瓣形状的胎记!她没有看错!

只是,虞宛宛怎会也有这个胎记?

沈太后正一脸震惊之时,虞宛宛捧着身子,回过神来,惊讶的与她对视。

她还在穿衣裳呢,太后怎么突然跑进来,盯着她的身子看……虽然都是女人,可总觉得有些奇怪。

沈太后认真严肃,问她,“你身后这印记,哪来的?”

虞宛宛身上印记不多,所以沈太后一问,她便知道,是问尾骨那里的。

虞宛宛起初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胎记,也是后来,婵儿伺候她沐浴的时候瞧见了,告诉她,她才背对镜子,扭头回去看过。

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所以虞宛宛从没放在心上,也没跟任何人提起过。

太后问了,她便如实交代,“宛宛自记事起便有了,可能是胎记吧。”

“胎记……”

沈太后清清楚楚的记得,定安侯的女儿小铃铛,就有这么个一模一样的胎记。

那时候,定安侯夫人头一回将女儿抱进宫里给沈太后看,换尿布的时候,沈太后无意间瞧见过,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