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4)(1 / 2)
高警官则打量着他的神情,林见秋微微皱着眉头,明显对眼前的情况也感觉到不适,但绝不是惶恐害怕或者是恶心反胃。
他更像是对发生了凶杀案这件事本身感到抵触。
林见秋移开了视线。
凶手不是同一个人吧。他很快就推断了出来。
高警官未置可否,模棱两可地先问他:怎么说?
画。并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虽然前一个也只是劣质的模仿,但现在这个太过刻意,反而更明显了。
连环案里的画都是一气呵成,应该是私下练习了很久,这个明显有很多线条是重复的。
林见秋两手插在口袋里,只是用眼睛往两边看。
这个受害人挣扎得很明显。
血液溅射范围广不说,地上还有被打碎的杯碗和酒瓶的碎渣,从位置分布来看更像是挣扎的时候随手挥落下来的。
而之前那个连环案的凶手,全都是一击致命。
林见秋最后扫了一圈房子。
选择的对象也不一样。
能住在这个小区的,所处的阶层不会相差太远,至少这个受害人不应该成为那个突出的目标。
这个小区是新式小区,房子户型空间很大,又靠着商场和学校,房价不低,能住得起的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家底的。
连环凶杀案则都发生在旧城区,很多社会底层人员挤在同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但同时也零星分布着一些生活优渥的本地人,坐拥无数套房产,贫富水准相差巨大。
那些分布在穷人里的富人,便是凶手的主要目标。
高警官提醒道:之前的连环案件里,有两个人并不富有,但是都跟凶手起过冲突。
换而言之,也可能是有私仇。
你认为是同一个人?
不,只是提出一种可能性。高警官说道,我们内部讨论之后也更倾向于是有人模仿作案,但以防万一,还是需要进一步确认一下。
所以你们认为受害人和凶手在什么地方起过冲突正好被我看见了就找我来指认吗?林见秋问道。
高警官翻出了受害人的照片。
从私人相册里找到的生活照,大约三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微微有些发福了,但隐隐也还有些书卷气。
照片边角备注的日期也就是去年年底。
他姓戴,你对他有印象吗?
有点眼熟。
昨天上午他去了城西的商场,靠近栖云路的那家,我听说你最近在那附近工作。
而且商场门口的监控也确实同时拍到你和他两个人擦肩而过了。
是他啊
林见秋终于回忆起来。
他是记性很好,但也不至于每个平平无奇的路人甲都时时刻刻记在脑子里。
还活蹦乱跳着的戴先生给他印象并不深,大概是因为身上没有什么太鲜明的标志物。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普通而平凡的中年男人会在当天晚上失去生命。
如果你是问我看到的那部分的话,他没有跟任何人吵架,最多就是催促了一下收银员。
收银员是未满二十岁的短期工,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是凶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只是想问我这个的话,完全可以直接在电话里跟我说吧。
林见秋顿了顿,问道:你特意找我到现场来,还有别的事吗?
姑且算作我个人的一点私心。高警官说道,只要能尽快破案,尽一切可能的努力与尝试都是应该的。
嗯?
坦白来说,只是恰好有了这个理由而已。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报社。
李澄心匆匆进门上楼,一边按着电梯一边低着头去翻林见秋的电话。
她是被临时叫回来的。
报社接到消息,有了突发新闻,已经有其他记者闻风而动。
为了避免谣言扩散,当事方便直接联系了报社,授权邀请他们跟进官方进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