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爷很正经_18(1 / 2)
外城虽不比内城那般都是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但靠近内城也是达官贵人所住的地方。这些好的地段自然是没有卖给贾母等人的,所以贾母等人只好继续向外走直到遇到他们现在所居住的地方。
若不是这户人家急着卖房回江南祖籍,贾母等人还得继续去寻。也是贾母等人寻得不耐烦了,那户人家提了一个价钱,贾政连还价都没还便直接掏了银票。结果才过一晚贾政就受不了这座刚买的宅子了。
第二日早上贾政便是怒气冲冲的冲了出来对着一众商贩大喊大叫,却被商贩们一通嘲讽了回来。
买下这座院子的时候贾政等人没有对这座院子周围进行了解。这院子侧面是一个集市,这让一直以读书人自居的贾政如何能忍。当贾政随后得知他用了三倍的价钱买下这座院子的时候更是暴跳如雷,可惜上哪里能去找到卖家呢?想报官又被差役冷嘲热讽一通,随后灰溜溜的回了贾府紧闭大门将自己关在房间内。
卖家又没有刀架脖子逼迫贾政高价买下这座宅子,既然是你情我愿的那还来报什么官。估计是被刺激傻了吧,在贾政走后衙役们小声议论着。
这位可是在京中出了名了……出了名的傻。
贾母自从搬出了荣国府便一直病着,为了治病又花了不少银钱。若是再不想些法子,照这这样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贾母拉着贾元春的小手心疼的揉搓着,“好孩子,莫要再做这些针线活了,日后你可是要做皇妃的人。”贾母这么说全是因为贾元春的命格贵重,正月初一的生辰可不贵重。
贾元春也不愿意做这些针线活拿出去补贴家用,但谁叫贾府一丁点收入都没有了呢。两个弟弟一个要读书,另一个还在嗷嗷待哺。
贾母思来想去还是尽快给贾政找一房平妻打点这个家。王氏还是让她在小院子中好好呆着罢。
休不得还关不得么?
只是以如今的情形,还会有谁愿意将女儿嫁过来。贾母思来想去咬牙将她嫁妆中拿出来看着还像那么回事儿的几件给贾政作为寻一门平妻的聘礼。不用家世多么好,能有几分本事将府内上下打点清楚便好。
可是即便这样还是没有和贾母心思的人……
起初倒不是没有媒人上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理儿他们可都是懂得的。只是贾母看着上门的都是根本配不上他的政儿的,又通通都给拒了。
这一拒可好,媒人再也不来上门了。
第18章 心有不甘
从荣国府中搬出来,总在客栈住着也不是一回事儿。贾母没办法只好拿出自己的私房银钱给了贾政,叫贾政到外城置寻个像样的位置置办一个三进的院子好落脚。贾母见识到贾家的奴才欺上瞒下的本事,所以这件事便交给她的小儿子去做。
自己的小儿子虽说不通庶务,但买宅子这种大事儿上总应该能拿捏得妥当罢。日后一点点学着,免得日后被下面的人给唬了。
只是贾政不通世事,不被狠狠的宰了就怪了。在贾政眼中这宅院似乎一点也不贵,却不知他在卖家的眼中就是一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在贾政痛快的递过来一万五千两银票以后,卖家心中万分后悔。
早知道这个大傻子不还价就要两万两银子好了……
本以为自己的小儿子亲自出马会好一些,结果贾母看着自己剩下的嫁妆直叹气。
这里面有不少好东西还得多亏她大儿子报官才从那些狼狈为奸的下人家中搜出来,不然贾母真的以为那些东西都已经损坏了。
带出来的东西本就不多,买宅子还花去一万多两。这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卖宅子的人说一万五千两,他的小儿子便真真的将一万五千两银票交给人家。贾母想到这儿又是一顿唉声叹气也没用了,事已至此只能尽快找一个能帮着打点家务的人了。
不用家事有多好,有管家的本事就好。
王夫人关到了偏院后贾府便没了当家的女主人,病了许久的贾母也没那个闲心去接手管家的权利。挺着大肚子的赵姨娘便仗着自己怀着贾政的孩子不停的上蹿下跳,企图取代王夫人的位子成为这座贾府的女主人。
贾政原本就心中存着气,赵姨娘不知好歹的上下乱窜终于惹怒了贾政。贾政那日喝了闷酒,赵姨娘撞到了贾政的火头上便叫贾政推搡了赵姨娘一把。这推的一把就坏了菜,赵姨娘坐在地上捂着肚子便见了红。
贾老太太本就不满赵姨娘,请的自然不是什么有名的大夫。更何况他们现在要紧着留点银子,就更不可能对一个姨娘有多上心了。
赵姨娘挣扎了一宿最终还是一尸两命的去了,贾母瞥了眼那浑身青紫的女婴便偏过头去不再去瞧。挥了挥手赶忙挥手叫人拿张草席将赵姨娘连带她那女儿的尸首一同卷了,丢到荒郊野岭。
赵姨娘不过是一个姨娘,原先也只是王氏身边的一个丫鬟,就算他怀了贾政的孩子也不是什么主子。偏偏赵姨娘在王氏进了偏院便开始仗着肚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将贾府本就没剩几个的小厮丫鬟得罪了遍。
到头来暴尸荒野,连个坟都没有。就算有坟也不会有人来祭奠死去的赵姨娘。赵姨娘的家里人在将赵姨娘卖进王府的时候就没再想过赵姨娘以后会是怎样……
赵姨娘拼了命想要取代的王氏毕竟还没有死,也不能死了。贾母想尽办法为贾政寻了一房平妻,许了以正妻的名分纳入族谱才寻摸到一位小官家记在嫡母名下的庶女。
还是因那小官家的庶女是个身子有问题的,不然哪个官宦人家会让自己家的女儿受这份委屈嫁给一户白身,还是做小妾?哪怕庶女也不能受这份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