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改变世界粮食格局(1 / 2)

加入书签

未来粮食工厂并没有因为对媒体的开放而停止生产,工厂内部的小环境—空气温度、湿度、通风等能够完全达到大米的生长要求。

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陆陆续续进入工厂,当亲眼看到一个个巨大的玻璃容器矗立在工厂内部排架上时,不由得发出了惊叹之声。

有些人虽然在新闻上看到过对盘古科技培养肉的报道,也了解过培养性食品的生产流程。

但是新闻媒体报道是一回事,自己亲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这才是未来化的粮食生产工厂!”心浪的记者不停得对着玻璃容器拍照,不断地感叹道。

“将夏天农户在田间辛勤的劳作和未来粮食工厂作对比,盘古科技的确

又改变了一个行业。”

“我来科普下背景,不然你们会觉得盘古科技做农业会来得这么突然。半年前盘古科技就已经开始生产培养大米、培养肉等一系列培养型食品,并且在自家公司的食堂开卖。

这一次这样突然大规模的扩大粮食生产,主要还是受到夏国粮食预期欠收的影响。往深处我们就不说了,大家可以了解夏国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和世界粮食产量,价格的关系,盘古科技这一次是为了稳定夏国的粮食价格,稳定夏国的物价,同时也是将咱们自己的饭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将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欧洲,路透社的记者根本不敢相信,因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在如此小的面积收获这么多的粮食,在技术上来讲实在是太难了。

欧洲的农业学家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对粮食的无土培养。技术上来说,这完全成熟的,但是产量和生产时间完美没有办法和盘古科技相比。

欧洲不少农业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的实验,培养土豆,培养小麦等等,产量达不到要求不说,成本还高。

因此,除非是航空航天和极端实验要求以外,欧洲的实验是没有任何普及价值。

植物的生长是有周期性的,而通过细胞表达的方式,让水稻的细胞定向表达为大米,并且速度奇快。

路透社不相信,认为夏国实在作假,他们想到了过去夏国一些地方为了宣传粮食的产量高,将附近是多亩地的粮食都堆积在一块田里算一块田的产量。

这一次盘古科技的未来农业工厂是否会这样做?

路透社的记者当即就提出了疑问,说道:“我们没有看到粮食生产的整个过程,怎么能够确认你们工厂生产粮食的真实性?在这样小一个车间,十天就能够产生十多吨的粮食在技术上是不能够实现的。”

盘古科技的技术员微笑着看着路透社的记者,回答道:“一百年前,人们认为登上月球也是不可能的。“

盘古科技技术员这样的回复在记者们看来更像是强词夺理,大家需要的是更有说服力的证明。

技术员小张稍后说道:“大家请稍安勿躁,工厂开展了一次生态体验活动,要是大家愿意,可以在未来粮食工厂进行为期十天的拍摄之旅。“

小张笑了笑说道:“不过我们不包食宿,要是大家愿意,可以在未来工厂外的小广场处搭建帐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