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说完,飘然而去,留嘉柔一人似懂非懂。忽的回神,追上卫会,微喘着气问他:
“卫公子,你可知道征西将军他人是不是还在长安?”
卫会懒洋洋的:“你说夏侯太初啊,陛下已命他回京,别急,你很快就能在洛阳城见到他了。”
日光下,春蝇已然舒展开柔软双翅,血流满地后,便贪婪地蜂拥而上。这地方,不知处死过多少人,血色新鲜,艳胜桃李。嘉柔眼中蒙上了层混沌,浑噩走着,袖子忽被人一扯,原是崔娘,急冲冲地对她道:
“柔儿,咱们趁这个机会赶紧回凉州去,快走!”
第39章 高平陵(6)
嘉柔没半点准备,瞧见崔娘挎着个青布包袱,那阵势,分明就是准备好回凉州的。崔娘这话一说,以为嘉柔必然欣喜答应,不想,嘉柔两只眼睛定定的,忽然一眨,两人退出人群到树下说话。
“不行,今日我说给姨母寄信,很轻巧就出来了,我怀疑,会不会有人跟着?我有个主意……”她踮起脚,朝崔娘耳朵旁一凑,嘀嘀咕咕,崔娘眉头一会儿舒展,一会儿紧蹙,觉得嘉柔说的句句在理又怕夜长梦多,手臂一晃,原是嘉柔抱着她撒起娇来,叹口气,只好依她。
到了黄昏,余辉如流丹照得铜驼街上红彤彤的一片,暮色下来,喧喧车马,晚市要热闹了,即便顺着暖风还可以嗅到隐约的血腥气。
桓行简从宫中回来,途径街市,见有人卖蟠螭灯,上有玲珑花鸟,旋转如飞,难得的精巧玩意儿。付钱买了,回到家中,仆人战战兢兢来报:
“郎君,姜姑娘迟迟未归,奴跟丢了。”
嘉柔能出府,是得他允许的,他想的是总在府里闷着她把人都闷呆傻了,她在凉州,定是过惯了没拘束的日子。
旁边,家仆苦着个脸,跪下说:“奴自去领罚。”
桓行简随意把香炉的灰拨了一拨,长眉微蹙:“她今天出去都做什么了?”
“去东市看行刑。”
这才让他诧异了,她一个小姑娘家看那种场面不害怕么?凝神望着烛火,半晌没有说话,家奴暗暗瞄着桓行简的神色,他那张脸,在烛光里只透出虚摇剪影再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舌底辗转一番,回道:
“外头还在找,奴托人问过各个城门守将了,把姜姑娘模样一学,都说没见过这样的女郎出城。”
桓家的奴仆,也要比别人心思缜密,桓行简微微一笑,转着手里的灯,栩栩如生:
“知道了。”
“郎君,还找吗?”家仆一脸犹疑地问。
“不必,让人都回来,一个姜令婉,犯不着这么兴师动众的。”桓行简捏了捏灯柄,放下了。
等家仆退出,石苞在旁边心里琢磨不已,只道她真是麻烦透顶。可依他对桓行简的了解,不会这么轻易放手,想了想,说道:“郎君,你送过她一匹马,我看她骑术不错,会不会守将们没在意,其实姜令婉已经离开了洛阳城?”
“这正是她想让我以为的,”桓行简揉着额角笑,头也不抬,“她本嚷嚷着要走,这几天,倒不提了,打的什么主意我一清二楚。现在,她恐怕在哪家客舍里正对灯绣花。”
说着,想到嘉柔那张秀致小脸,脸上笑意不减,埋首灯下做自己的事了。
洛阳城的夜,绚丽如花,嘉柔的确住在客舍。她爱整洁,客舍人人来人往好不嘈杂,崔娘生怕她这个模样招惹是非,把门一关,再不许嘉柔出去。
窗子悄悄一推,嘉柔忍不住去看洛阳城如昼灯火,暖风拂面,吹得衣裙摇曳,几缕秀发惹得脖间作痒,她不由抚了抚发梢,心中的躁意更显:
陛下年纪不大,大将军一死,辅政的就只剩太傅了,这诏书里又有多少是太傅的意思呢?
在客舍无赖住了几日,这天,终于等到崔娘气喘进来,告诉嘉柔租赁到了夏侯府邸附近房舍。一面说,一面埋怨着帝京居大不易,太贵。嘉柔这才懊恼先前桓行简给她五铢钱应该拿着,顾不得那么多,先把东西一收,丁零当啷,包裹里滚下个驼铃。崔娘知道那是她的宝贝,特意带着,嘉柔捡起来擦了一擦,塞进包裹,转身在小铜盂里净手,被崔娘强迫着涂了层花膏:
“别把我柔儿这双嫩手糙坏了。”
嘉柔在香气里笑,那双眼弯成月牙:“走吧,这样我就知道兄长几时回来啦!”
夜色掩饰下,嘉柔像只涉冰而过的小狐狸一样警惕,到了院门,两株梧桐枝繁叶茂,院落偏小,该有的却一应俱全。夜里,听见隐约狗吠,更显寂静。
这样的暮春,长安城里的似乎和洛阳并无太大区别,一样的温柔。夏侯至已经打点好回城的行装,他略有失神,李闰情终究没能熬过这个冬天,他没有告诉洛阳的任何亲友。实际上,洛阳几乎再无多少真正的亲友。
这世上,真的好像只剩他一人了,那就自然无处可去也无处不可去。
“太初,”案旁当初跟他一道来长安的族叔父最后还在相劝,眼睛微红,“我夏侯氏如今本就子弟凋零,你这一去,唯恐再不能相见。帝京名士减半,桓睦屠戮甚矣,你声望在此又如何能容你?!”
案头,置放着洛阳来的一纸调令,朝廷卸掉他征西将军一职,转任大鸿胪,专管礼乐。夏侯至轻轻透口气,心境不复刚得知高平陵一事时的茫然惊愕,好似这一步,早在意料之中。
“陛下命我还京,我若不回,才要落真正的罪名。”
叔父将案头重重一捶,恨道:“这正是桓睦所布天罗地网,他借朝廷之名,冠冕堂皇收你的兵权,叫你进退两难,你回与不回都是绝境,不如跟我一道奔蜀!”
“叔父?”夏侯至惊讶抬眸,“昔年叔祖死于蜀军之手,难道你忘了?”
“我怎会忘?可若不是全无生路,我又怎会去投奔杀害自己生父的敌国?”叔父心潮澎湃,“侯任的征西将军正是雍州郭淮,他是何人?桓睦的旧部啊,他与我向来脾性不投,积怨颇深,如今得势怎会放过我?太初,听我一言罢,我那侄女所生女郎已贵为蜀地皇后,总会有你我一席之地的。”
夏侯至缓缓摇头,只是拱手:“叔父既然去意已绝,千万珍重,恕侄儿不能从命。”
“太初……”叔父险要滚下热泪来,充满祈求,“你是我夏侯氏中最有才干的子弟,声望所寄,我实在不忍……”
“我不愿寄人篱下,客居他乡,叔父勿要再劝。待我回京,闭门谢客,著书立说而已。我不信太傅当真会把我如何。”他那双眼,格外坚定清明,叔父望了望他,喟叹拭目,“我就知道,你夏侯太初最是清傲不驯,也好,我不劝你了,你自珍重。只是,有一句,你那个好妹夫……我听人说,清商的死颇为蹊跷,高平陵一事中他哪里忽然冒出的三千死士?他到底是从几时开始筹备的?”
夏侯至的心,这才狠狠被人一揪。中护军吗?不对,日子并不算太久,何况大将军毁制后,桓行简能调动的禁军力量十分有限。那就是更早了?是赋闲蛰居的那几载吗?他一阵剧寒,难道在那么早之前桓子元就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当日,他形销骨立,孤介一身的模样还在眼前,夏侯至不想再回忆,他摇了摇头,声音苍白:
“他的事,我真的不清楚。至于清商,我还是不愿意相信传闻。”
两句话而已,齿间发苦,像含住了一段经年累积的霉绿铁锈,怆然至极。
叔侄的身影,在孤灯里,一直对坐到星河耿耿听外头鸣虫缠绵。翌日临别,他跨上骏马,一勒缰绳,对送行的叔父道:
“叔父,今日一别日后再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