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加入书签

徐清欢接着道:“与我祖母一样,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祖母谁也不肯信,一直将我养在身边,亲手照料了好几年,我母亲说,我那时候哭个不停,祖母就整日抱着我,哄着我,生怕出半点的差错,也终于让我的身子渐渐好起来,”说着她看向宋成暄,“宋老太太虽然不曾从小照顾宋大人,不过那份心思都是相同的。”

周围没有旁人在,宋成暄也就没有避讳:“我来到宋家时,宋大老爷、大太太全都死了,当年宋大老爷夫妻与宋老太太有了争执离开家中,再也没有与宋家联系,后来因为经商得罪了几个凶徒,大老爷担心会遭凶徒毒手,写信回宋家求助。

虽说宋老太太已与长子一家断绝来往多年,可性命攸关,老太太还是带着人前去接应长子,谁知道去晚了一步,长子和长媳惨死,只剩下长孙,也就是我,宋成暄。”

徐清欢知道,这就是宋家庇护宋成暄的经过,为此宋家付出了长房所有的性命,没有一件事是容易做到的,救下一条命,有时候就等于要搭上全家所有人的性命,这样宋成暄才能在那场冤案中活下来。

与宋家长房相比,安义侯府只能汗颜。

宋老太太定然知晓这一切过往,却还能这样待她,这般胸襟也是寻常人不能及的。

徐清欢想及这里低声道:“将来我定然会好好孝顺老太太,”然后看向宋成暄,“也会仔细照顾宋大人。”

他早年就带人在外闯荡,早会料理自己的事,即便身边有永夜,他也从不让人近身侍奉,自然不会因为有人说要照顾他,他心里就会觉得舒坦。

不过也不能因此让她受挫。

宋成暄看向徐清欢:“我问过崔颢了,他愿意留在东南,军师会帮忙周旋,将他从燕山卫转来东南卫所。

郑家与徐家有亲,你对他又有恩惠,他比寻常人都要可靠些。”

徐清欢道:“那就劳烦宋大人了。”

他这是早就为她仔细思量过了,她远嫁泉州,身边不能没有得力的人。

宋成暄转头与徐清欢对视:“你与我不必说这些。”

光天化日之下,宋大人行事还是很正常的,不过那黑黢黢的目光盯她一下,还是让她有些心慌。

他的目光落在她腰间:“打了个络子?”

徐清欢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落在了那块墨玉上,然后她点了点头。

“这络子叫什么名字?”

“没名字,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她本来想要打个方胜纹的,后来又觉得太难了,换成攒心梅花络,要不是看在这是他的玉佩,她就让银桂打一条拴在上面。

宋成暄仔细地端详,那络子远远看去像是方胜被咬了两口,梅花多了个角,也只有她才能这样大大方方地挂着,成亲时用的中衣和被褥都是要新娘子自己亲手缝制,现在看来恐怕很难拿得到了,他要提前准备下去。

“中衣还是要做的。”

宋成暄的声音传来。

徐清欢自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登时红了脸:“我就是不做。”

“那便不穿了吧!”

那男人脸不红心不跳地从她身边走过,仿佛只是说了一句再寻常不过的话。

……

徐清欢回到徐家,遇见满载而归的张真人。

常州府抓到了那些居心叵测的僧人之后,张真人也趁机向城中的假道士下手,不但惩戒了那些人,而且还收获颇丰。

眼见就要离开常州,张真人十分高兴,常州已经被他将荒草拔了一遍,沿途他还可以接着为民除害。

不知道张真人和徐青安用了什么手段,哄的齐德芳与他们同行。

徐清欢看着一无所知的齐德芳不禁暗自摇了摇头,张真人是无利不起早,定然是有用得着齐德芳的地方,否则不会如此殷勤,至于哥哥那更不用说,做这些事向来都是不遗余力,顺阳郡王世子爷落在他们手中,就像羊入虎口。

第二天徐家的马车就要从江阴出发,一路回京。

“这么早就要走。”

徐清欢刚准备登车,身后传来七夫人的声音。

七夫人一脸笑容迎过来:“徐大小姐就要走了,我这心里还真舍不得,要不是白龙王的事,常州的海商都要配合朝廷查案,我必然要将你送回徐家去。”

江家、王家最近都忙作一团,海上不太平,海商备受打击,再加上有人里通外敌,海商就要跟着朝廷仔细查验,免得留下祸患。

徐清欢笑道:“七夫人再来京中定要知会我,我带着夫人四处走动走动。”

七夫人微笑:“只怕用不着我去京中,徐大小姐就要嫁来东南了。”

徐清欢的脸一红。

七夫人道:“宋大人年纪不小了,宋家定然着急,只怕徐家留不了大小姐几年。”

两个人拉着手说了会儿话,七夫人将徐清欢送上马车。

“一路小心着点,”七夫人道,“这段日子常州来来往往不少人,不要以为案子查明了,就放松警惕,你可是站在风口浪尖上。”

第四百零五章 侍奉

徐清欢告别七夫人,徐家的马车向城外驰去。

徐大小姐虽然天刚亮就开始动身,却依旧有许多人前来相送,尤其是常州府的海商,一路跟随徐家马车出城,也算表示一下对徐大小姐的感激之情。

王玉臣骑在马上,目光始终落在马车中,马车帘子微微晃动,他整个人差点就要从马背上跳下来,几步走上前去。

这几日韩勋大人用一堆文书将他绑在衙门里,让他不能挪动半步,他也是不日不夜地去做,才算将手中活计完成,可惜来到徐家的时候,徐大小姐已经动身了。

难不成是老天故意这样安排,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总会迟一步。

“二爷,送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王家管事低声道,“再往前走,就太显眼了。”

王玉臣看向不远处:“到前面我们就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