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朝中有针对武将的人,也有为韩重说话的人,就有官员跳出来,说明事情起末,还呈上了证言。堂堂永宁侯之子和修国公孙子竟然在京城重地被人绑走,永宁侯派出亲卫只为救回儿子,他们闯入的不是民宅而是贼窝,他们审问的不是孟朝无辜百姓,而是那些无视人命心肠恶毒的贼寇。

更可恶的就是,堂堂户部侍郎之子枉读圣贤之书,竟然勾结地痞流氓以泄私愤,以致忠臣武将子嗣落入匪手,令人心寒!

户部侍郎身为朝廷重臣却治家不谨,教子不严,难逃其过,当受责!

户部侍郎不妨火烧到自己的身上,当即铁青着脸出列表示,完全是一派胡言,他的儿子绝不会做出这事,这是污蔑!

那官员冷笑,一摆手道,证人证言可不是假的,人还在府衙里关着呢,要不你还是回家去问过你儿子再说吧!

人虽然是李岳找的,要说胡若鸿不知情就太勉强了,他绝对想不到他的一时不忿只想给个教训,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等到风闻韩缜他们失踪很是提心吊胆了几天,更不知道会给自己的老子带来了麻烦。

一帮武将甚是忿忿不平,平时一帮文官拿眼角瞧人,好像他们武将是多么粗鄙不堪,原来自己私底下却是如此行事的。

这事情一查就知道真假,永平帝怒气横生,当即下令将李岳那个父亲削职为民。户部侍郎则官降三级,罚俸一年,惩戒他的教子不严之过。

如今韩重一心操练‘黑旗军’,不日就是三军演练之日,儿子却遭此横祸,永平帝不得不安抚一二,以免寒了心。

齐王在一旁勾唇一笑,他可是知道户部侍郎是三皇子的人,永宁侯送上了刀,他会好好用的,而且也不介意投桃报李一番。

他给自己的人打了个眼色,那人意会当即出列,上奏的就是胡城县令勾结山匪,以致治下匪盗横行,祸害百姓。更是胆大包天到对京中公侯之家下手,其行为令人发指,残忍暴虐。

不仅如此,还买通了权州知府,不知还有多少县落他觳中,与那匪寇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恳请陛下下令清查此事,督查地方官员,还百姓朗朗青天。

永平帝双目一敛,沉声道:“什么匪寇,和胡城又有何关系,可有证据?”

治下出现匪患固然让他恼怒,然而他更关心的是胡城之事,他记得胡城的县令当是七皇子的舅舅!

那官员当下呈上证据,那都是齐王的人马快马加鞭从‘青岗寨’里得来的,有‘青岗寨’具体的人数,犯下的罪行,还有和胡城县令往来金钱依据,和‘青岗寨’大当家的证言,还有其他的零零种种,实看得人怵目惊心。

永平帝当下将东西摔在地上,气道:“荒唐,荒唐!”也不知在说自认为太平盛世出了匪类荒唐,还是说堂堂胡城县令荒唐。

永平帝不想永宁侯之子被绑的事背后还扯出了这么一件大案,当下命令道:“查,给我查,有敢跟山匪勾结者,绝不放过!”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愤怒,手指都有些抖了,朝下当即跪了一片,求他息怒!

而永平帝却是无心再上朝,当下拂袖而去,留下朝臣面面相觑。他们都不曾想到,本来想着弹劾永宁侯的,自己这方反折了一个户部侍郎,而且还牵出地方勾结匪寇之事。

有心机的想着能不能从中获利,还有人想着是不是背后有人在谋划,总觉得时机太过巧合!

等到韩缜他们回到京城,也不知齐王和永宁侯私下交流了些什么,莫子安将胡师爷给了齐王。

这件不过意外被绑走的案子越滚越大,不仅将胡城县令拉下马,连权州知府也不能幸免被下狱审查。胡城附近的几县更是人人自危,就怕查到自己的身上。

也因为事情闹腾的大,得了重视,下面也用了心思,顺藤摸瓜抓了不少隐藏的‘青岗寨’人贩子。从他们嘴里撬出了不少的信息,知道他们以胡城为中心,将人贩往全国各地,通过那些线路救回了不少人,捣毁了不少据点,也算是意外收获。

而齐王通过这次动荡,却将自己的人安插到了胡城做县令,可惜权州知府却被永平帝派了自己信任的人。

而户部侍郎之职,由下面的人递补,那个人表面上看不出属于哪一派,很是中规中矩!

齐王却冷笑,他不信其中没有永宁侯的动作。那些武将就是可恶,哼,等将来他得了大宝,绝不会让武将有崛起的机会,兵权还是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可靠的!

而这次事情发生的太快,三皇子一派是颗粒无收不说,反而折了一个户部侍郎,真是灰头土脸!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71章

任何皇朝都会经过一个由盛而衰的历程,就像是历史的轮回。往往在开国初期尚且政治清明, 百姓休养生息, 等到了中期土地兼并加剧, 矛盾也加重。百姓承担了更多的赋税, 金字塔顶端的人活得更奢靡豪华,而大部分底层的百姓却是越过越差。揭开了表面上的那层繁华,底下的动荡浮出水面,内忧也在蔓延, 而各地又滋生了多少如‘青岗寨’一样的山匪。

外忧未平, 內患将起。那边永平帝回到宫殿, 疲累的闭目养神, 这两年他老得很快,身躯开始发出一股腐朽的味道。

侍候他的大太监小心的上前禀告:“七皇子殿下在宫门口跪着,说要向陛下请罪!”

七皇子被封为慧王,今年刚过二十,比起他上面的几个哥哥,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他下面的两个弟弟又太小, 一个是十三, 一一个才十岁, 还稚嫩的很, 因为年龄小至今还养在宫里。

比起他那一帮年过而立之年的兄长们, 七皇子充满朝气活力,而且聪慧能言,算是比较得永平帝的宠。他也向来是意气风发, 挥洒如意,如今却战战兢兢的跪着请罪,心里把连累了自己的舅舅骂了个死。

作为一个皇子心里没有些野望是不可能的,如果说从前看着前面的哥哥们提前进入朝堂广结势力,搅动风云,他这个小弟弟只能羡慕的仰望,根本不敢想和年长的哥哥们相争。

但是永平帝一直拖着不立太子,看着兄长们年纪渐渐增长,越来越没有耐性,而自己却已经长大,慢慢的追赶上了他们的脚步,想要不动心是假的。

而且他也未必没有一挣之力,七皇子隐隐的有感觉父皇好像是属意他的,要不然不会让人提拔他的外家,甚至让他舅舅做了胡城县令,而权州知府也跟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明面上不显。

这两个位置可都是香饽饽,治下钱粮充沛,人物繁阜,因为有着那层关系,每年送到他府上的孝敬银子也不少,很是得了不少的便利。

谁也想不到他舅舅那么想不开的跟山匪勾结,而且好死不死的招惹上了永宁侯府,他一直想着好好结交永宁侯,将他拉到自己这一边,结果他舅舅偏偏得罪了人家,动了他的子嗣。他今天看朝上的态势,暗恨他五哥消息灵通,卖了永宁侯一个好。

要知道虽然永宁侯的长子给齐王府的公子作伴读,但是他本人却是对齐王不冷不热的,并不亲厚。当然永宁侯对哪个皇子都是淡淡的,一副惟他父皇命是从的样子,如今看来因齐王在绑匪之事上出力,说不定会倾向齐王。

心下又暗暗埋怨他父皇,永宁侯还不是都听他的,既然有意自己,干嘛还将永宁侯和齐王绑在一起,徒然增加他五哥的份量!

那边永平帝睁开眼,却是挥了挥手道:“你让他先回去,别再跪着了!我知道这事不和他相干,都是那胡城县令太不争气!”

大太监垂目讨好的一笑,看来七皇子还是简在圣心,当下帮着说话道:“慧王陛下最有孝心不过,只怕是惭愧有负圣望,担忧你气坏了身体,才赶着上来请罪!摊上这等舅家,想来也非是慧王所愿啊!”

永平帝叹了口气,慧王的母妃貌美解语,甚得他的欢心,就是出身太低了些。其父也没有什么才华,好不容易出了个兄弟是读书人,他还想着扶持一二,有心安排在了胡城,却是个不中用的。

“算了,晚餐上‘长春宫’用饭,让七皇子也一起!”这个孩子还是不能放弃。

慧王的外祖家世太弱,而三皇子却坏在外戚势力太强,而且本身性格柔弱优柔寡断,才干不显,有大事都相托于长宁侯,自己却少有决断。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外戚势力一定是不好的,就如永平帝自身,他的上位就上不了母族康国公府的支持。然而永平帝本来有决断,有手腕,在他的强势下,出了两任皇后的康国公府一直安分服帖,守着荣华富贵悠闲度日,很少插手朝堂大事,永平帝面上也一直有优待,两者相安无事。

可是换了三皇子,永平帝却不看好,认为他早晚会被外戚左右。而且他本身也看不上三皇子的性格,觉得他的能力不足压服朝臣,就怕有朝一日会沦为傀儡受人摆布。

所以他一力压下了朝臣立嫡的奏折,只要三皇子背后的长宁侯等势力一直在上蹿下跳,他就越不会立三皇子为太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