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再面圣下(1 / 2)

加入书签

午后,大约一个时辰的功夫,仲逸终于听到门外有人喊‘万岁’的声音。

朱载垕总算来了。

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石成也一同进来,朱载垕似乎对他有话要说,但沉默片刻后,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这样办吧”。

石成领旨而去,还未来及与仲逸说一句话。

连同冯保在内,他们说得没错:皇帝的脸色确实不太好,确切的说——非常不好。

眼下朝关于盐务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这一点自不用说,但仲逸此次面圣,恐怕还轮不到说此事。

自然,向皇帝请求给他在家‘休息’一段时日的话,也只能过一会再说了。

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衔,能有如此单独面圣议事的机会,既因先帝朱厚熜的先例和‘惯例’,也因翰林院这个特殊的衙门。

而之前的裕王府做侍读那些日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段经历。

毕竟,如今的皇帝,正是之前的裕王殿下。

早在裕王府时,二人曾一起交谈过很多话题,譬如由后花园的一块空地说起,说到种高粱、大豆,说到百姓耕农、收成好坏。

沟通有好多种,但具体到每两个人时,往往会有一种习惯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首先来自外部环境。

譬如与师父凌云子对话时,最合适不过得莫过于高山流水的凌云山;与樊予交谈时,似乎酒楼或自己府更为合适;而对李序南而言,书房或茶馆才是最佳选择。

外部环境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穆一虹那个小院是经过精心挑选之后才选到的,而她本人也是颇为满意。

当然,还有两个人交谈时,沟通方式的不同:譬如深入浅出型、开门见山型、转弯抹角型、旁敲侧击型……

“仲爱卿,此次漠北、辽东之行,朕已有所耳闻,爱卿素来心思缜密、所见非凡,依爱卿之见,漠北与辽东之事,当如何?”。

这位皇帝用的是深入浅出兼开门见山,这一点要建立在一定‘交情’与相互了解的基础。

话题不小,却能如此轻松,倒也符合二人之前的某种默契。

“万岁,以微臣之见:漠北与辽东都要立足于‘打’,务必要使其屈服,但却并非全是要兵戎相见,多种举措并举才是长久之计”。

仲逸也不拖泥带水,所幸也来他个——开门见山。

连日以来,盐务之事闹得的朱载垕身心疲惫,眼下仲逸刚从漠北、辽东归来,说起此事,倒是不失为一种调解的方式。

“在漠北增设城池,加派大明的将士分段巡视,在辽东加紧查处意欲反叛的势力,再开设书院、广招学子,是所谓的多种举措吗?”。

在仲逸去辽东时,林宗武已经回京,对于漠北的战况,他早已向朝廷禀明。而当仲逸在辽东时,石成又早一步回京。

那里的情形,皇帝同样早已知晓。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显然,朱载垕还是倾向于听听眼前这位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意见。

毕竟,漠北战事由林宗武牵头,而辽东的zhe:n压反叛又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和当地都司衙门合力的结果,而仲逸的真正任务实际是在目睹这一切后,提供一个长远的应对之策。

说白了,他是要在各处‘走走’、‘看看’之后,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良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