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2)

加入书签

这人怎么越来越阴魂不散了?

江一甜的疑问明明白白写在了脸上,崔泽之就笑了笑,把她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头,让她从落地窗上俯瞰这片繁华的景象。

“白世勋来京城了。”崔泽之说,“我敢打包票,这个人是冲着我来的。”

“他这个人好烦。”江一甜摸了摸自己外套口袋里的一支钢笔,有些手痒,“怎么和白春树一样不识趣。”

她的手伸进口袋里,崔泽之自然也注意到了,他站在江一甜的背后,自然就从背后搂上她,把手伸过去。他的手在江一甜的口袋里,握住了她的手,自然也碰到了那根钢笔。

江一甜:!!!

江一甜一下子转过身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抽出手来。

只不过,崔泽之并没有放过她。

他本来是从背后环着她的,这下她突然转过身来,正好把自己送到了他的怀抱当中。

“我听说百货大厦那边,墙壁上多了两个圆洞,还挺细。”崔泽之笑着凑近了些,低下头,额头抵着江一甜的额头,“那边管理人员说估计谁闲的没事拿钻头钻墙了,可惜监控‘恰好’坏了。”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气息都要喷在江一甜颈间了。

江一甜脸颊一下子烧了起来,不知道是为了“恰好”坏掉监控,还是因为她和崔泽之实在是太近了,就连彼此的呼吸,都能让对方感知到。

“要是白世勋再来烦人,你打算怎么办?嗯?”崔泽之的声音低了些,带上了些笑意,“让监控再‘恰好’坏一次?”

“真是的!你别说了嘛!”

江一甜是听出来崔泽之在笑她了。

在崔泽之的低笑声当中,江一甜又羞又气,伸手捂住了崔泽之的嘴唇,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可是江一甜很快就后悔了。

她的后背抵在落地窗上,整个人被圈在落地窗和崔泽之的手臂之间。

虽然她是捂住了他的嘴,不让他继续说话,可是他嘴唇稍微一动,她的手心就能感觉到麻酥酥的温热痒意。这种痒意就像是一根羽毛一样,在她的心间轻轻地拨弄了一下,那种痒意,就传到了她心间了。

她想抽回手,可又怕崔泽之继续笑话她,一时间竟然有些骑虎难下了。

这种时候越是沉默,这种沉默就越让人觉得难耐了。

“你不许、不许再说了,听到了没有!”她故作镇定,可是声音却染上了些羞意。她想听到崔泽之回答,可是又怕他开口说话,还弄得她手心痒酥酥的。

崔泽之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握住了江一甜的手腕,轻轻地亲了亲她的手心。

江一甜根本没想到崔泽之突然来了这一出,她睁大了眼睛,有些不好意思地想要抽回手,却听见崔泽之凑到她的耳边,低声说:

“我不说别的,这几天,我就让你看一场好戏。”

第107章

“能打听到崔泽之的事儿, 你总算有了点用处。”白兴德看着面前垂着头的儿子, 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老崔家也是不行了, 养出这么一个东西来。”

“啪”的一声, 一份文件被白兴德丢在了桌子上。

那是一份影印文件, 像是被匆匆的拍照之后打印了出来一样,如果江一甜在这里,她一定能认出来,这是崔泽之的笔迹。

“多半是风水问题,你看崔老头,大儿子一家都还有出息, 偏生就这个小儿子,还有小儿子家里的孙子……”对着别人家的事情,白兴德的语气多了几分幸灾乐祸,“崔松溪是个榆木脑袋, 养的儿子也这个德行,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就想沾崔家的生意。”

“崔泽之做这个事情也鬼,在股东会议上他口口声声说自己看上了三号地,结果……其实玩了个暗度陈仓, 我就说他是怎么看上三号地的。”白世勋顿了顿,翻开了文件的后一页, “我是真没想到他为了保密, 竟然做了个假方案, 做的还真挺像那么回事。”

这里的几块地皮白世勋都看过,一开始埋在崔家公司里的暗线传出话来,说是崔泽之想要做三号地,白世勋还大吃了一惊。

这块地大多数人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是白世勋就看出来了,按他对崔泽之的了解……他不可能看不出来三号地的劣势。

最后果然,是个假方案。

崔泽之算的好,可惜就是命不好,遇上了崔明义这么个兄弟。

想到崔明义当时的嘴脸,白世勋就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只要崔泽之还活着一天,崔家的东西就到不了我手上。我也算是看透了。”那天的酒后,崔明义简直可以说是在撒酒疯了。

白世勋当时微微一笑,按照他本来的性子,他真的悄悄地诱导一下崔明义。

“那就不让他活着,不就得了吗?”

不过他在最后的时候住了口,没有趁着崔明义酒醉给他脑子里种下这颗种子。

这种事情是下下策,崔明义这种蠢人,连江宇都不如的货色,要他来干掉崔泽之?简直是做梦。不说崔松和还活着,崔老爷子也还精神硬朗……

哪怕真的成功了,最后也可能把他也牵扯进去了。

更何况……有些人还是要他亲自解决,这才来的痛快。

只不过崔泽之的目标如果是五号地,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

五号地是这次竞拍当中面积最大,总价最贵的一块,起拍价就几个亿,和它相比,三号地简直就是小打小闹了。

“我怀疑五号地那边,政策要有什么变动,不然崔泽之不可能这么谨慎。”白兴德说,“这些日子我也去打听着,如果有必要的话,全力拿下五号地。”

早年他猜测,崔泽之的横空出世不过是崔家的一个“造神运动”,崔家久居京城,多半是听到了什么政策变动,最后让一个孩子来演上一场,造就一个传奇名声。

这次,多半也是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