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2)
荣府里头,就只贾琏迎春是长房的成年子女,他们两人又各自与贾赦不亲近,若是贾琏不看护着迎春,就真没人再顾得上这一位了。
当时凤姐听了一怔,觉得丈夫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眼下凤姐正在回想,外头娶亲太太已经在说吉时已到,新人上轿。贾琏想必已经在外头候着,准备背妹妹上轿了。凤姐儿突然省起还有好些话没来得及交代迎春的,只说了一句:“诸事多听你乳娘的话!”
迎春出嫁,荣府陪送了四个丫头,迎春原本侍奉的丫头有几个已经到了年龄,放出去陪小厮了,只一个自幼跟着的绣橘陪了去,其余三个都是外头新买的。除了丫头之外,荣府还陪送了两房家人,其中就有迎春的乳娘那一房,指着她老成些,能指点指点迎春。
一时贾琏背了迎春上轿,丹济等一行人将喜轿迎回丹济家小院里。
从二婶王氏这头算,石咏算是女方亲友,从同僚情分上算,石咏算是男方亲友。因母亲石大娘和二婶王氏不便去吃喜酒,石咏只有选了两天,两头都跑了一趟。
荣府那边还好,动静不算太大,丹济这头则小小地“爆”了一回,简直是宗亲大聚会。丹济是肃亲王一脉,因丹济与荣国府联姻,显亲王怕面上不好看,所以发了话,本家亲眷来了不少;此外,平郡王纳尔苏因与丹济成了连襟,他自然将克勤郡王这一系的子弟带来不少。丹济侍卫处的朋友也大多是宗室子弟,一时丹济家院子里便聚的,不是黄带子便是红带子,像石咏这样既不是武官又不是宗室的,大多喝一杯喜酒就跑,不去凑那个热闹。
到了晚间,丹济回房的时候,自是紧张。大姐的话已经通过下人之口传到丹济耳中,导致他对妻室没有太高的期望,只盼着以后能好好过日子举行。
可是待揭了盖头,丹济借着那一对双喜龙凤红烛的烛火,只见灯下的美人儿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可人。丹济喜出望外,一夜缱绻,自不必说。
三日后迎春回门,回娘家住了对月之后,再回夫家的时候,便提出孝敬丹济之母,将丹济之母马佳氏所住的院子都安上玻璃窗,小姑丹蓉的屋子自然也顺带手都安上。
那时已是入冬之后,安上玻璃窗的屋子,即便不用火盆,只烧一回炕就能暖上好久。马佳氏自是欣喜,丹济也觉得妻子孝顺婆母,说话行事又温柔,一颗心总算都悠悠地放回肚子里去。
且不说迎春嫁后过得颇为顺意,单说城中平板玻璃价格大降之后,十三阿哥有些不放心,又将石咏和贾琏薛蟠这三人请来一起商议。
石咏听十三阿哥说起他的担忧,登时便笑道:“十三爷,您放心吧,即便是眼下这个价,厂子里还是有赚头的。”
十三阿哥看过薛蟠带来的账簿,便知道他有些杞人忧天了,当下笑道:“只不晓得这价格究竟降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石咏也笑:“降到我们这儿不产玻璃了,他就不想再降了。”
十三阿哥一想也是,到了九阿哥的厂子一家独大,垄断直隶全境的时候,他铁定就不想再降价了,眼下只是想将自己这边挤走而已。
“既然这样,以后咱们还产这平板玻璃么?”十三阿哥天生一股子傲性儿,九阿哥越是与他争,他越是不屑与人争。
石咏点点头,说:“十三爷,依卑职拙见,咱们有人、有材料、有设备,既然有赚头,就再产一阵,等价格再降下来些,咱们这儿无利可图的时候,就干脆不产了。”
十三阿哥的玻璃厂,规模不及九阿哥的后来居上,时间久了定然无法与之竞争,所以石咏他们早已在盘算着将主要的出产转到其他东西上。
但是现下平板玻璃的价格,还是有些嫌高了,倒不如再等等九阿哥那边,继续将价格压得低些,那时再退出也不迟。须知这一时降价容易,降下来想要再提价就难了。到时那些豪门大户,不差钱的,都早已领先一步,将玻璃窗都安了,要换也还没那么快。那边降价再提价,买家势必会观望,厂子难免压货,价格势必会再降回去。
石咏就这点儿想法:玻璃窗若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就最好了。
十三阿哥听了石咏的意见,又问过了石咏对那两名“技术研发人员”的安排,满意地点点头,赞道:“茂行,你是越发历练出来了。”
一时贾琏与薛蟠告辞,十三阿哥单独将石咏留下,对石咏诚恳地说:“茂行,你也算是我府上常客,有件事,我想拜托于你,不知行不行?”
这哪儿还有什么不行的,石咏当即请十三阿哥开口,却只听十三阿哥说:“听说你在四哥府上教弘历阿哥学书,教得很是不错,我倒是想问问,你有兴趣再教一个不成?”
石咏:……啊?
十三阿哥当即吩咐:“去,去福晋那里,将三阿哥带来。”
十三阿哥膝下的三阿哥弘暾,是十三阿哥膝下的嫡长子,几乎是十三阿哥最为困顿的时候出生的,身体难免有些孱弱,因此开蒙也略晚些。
石咏心里便泛起嘀咕。三阿哥开蒙就算是再晚,有十三阿哥在府里天天教,听说已经认识好些个字了。十三阿哥本人是个文武全才的,写的一手好字,石咏见过,并不在石咏之下。
待到三阿哥从福晋那里带来,向阿玛请过安之后,十三阿哥一脸宠溺,将弘暾抱在自己膝上。
弘暾大约以为阿玛又要教自己习字,自然而然去抓面前炕桌上的笔管,看来这一对父子教习学书,本是寻常的事儿。
石咏则在一旁瞪眼看着,拼命在想,十三阿哥此举,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突然明白了。十三阿哥这在问他要不要教三阿哥,三阿哥啊!
第153章
说实话, 学书法这件事,就是师父领进门, 修行靠各人。最稳妥的做法莫过于刚刚开始学的时候, 就有个明白人教那些最基础的东西, 什么样的文房四宝用起来最适合自己, 握笔的姿势为何,下笔用力如何用……那等最细微转折处的种种体会,得有个经历过这一切的人从头至尾带着, 一点一点讲, 一点一点教,否则光凭个孩子, 且得走弯路。
石咏就是这么个站在入门处的明白人。
如今他教雍亲王府的弘历阿哥学书, 已经有十个月了,将弘历阿哥的基础打得很好, 如今小阿哥握着石咏赠他的湖笔, 写下一行字, 已经足有别的孩子习练了两三年的水准。
当然了,据石咏判断,弘历阿哥将来的字一定能写得不错, 但若是说要在书法造诣上有所成就, 三岁看老,他觉得弘历阿哥没这可能。虽然他深信雪团子将来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但是要有所创新和突破,雪团子远不如郑板桥。
这就更加深了石咏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感, 在教弘历阿哥学书的过程中,他少不了更多带些名家字画来,教导弘历阿哥如何欣赏,尤其是那些留白,更是被强调了无数遍,不能随意题字、盖章。
弘历阿哥脾气甚是温和,有时石咏唠叨,他也不会在意,只是微笑着,点头表示记住了。
十个月下来,不知怎么地,弘历阿哥得遇名师的说法就不胫而走。据说是雍亲王本人有回路过弘历的书房,见到弘历习字,好生赞了两句,而弘历则对答曰,都是石师父教的。雍亲王便也顺嘴将这个“石师父”赞了两句。
其实石咏自己心里清楚,四五岁的孩子,字写得再好,毕竟手上的力道有限,写出来的又能好到哪儿去。雍亲王那回,其实是看见弘历用毛笔蘸了清水,悬腕在青石板上练字,这种节俭的做法深得雍亲王的欢心,而弘历又说是石咏教的,石板也是石咏送的,石咏可不得得那两句夸奖么?
只是石咏本人的名气,却在雍亲王府一下子打响了。除了弘历之母钮钴禄氏暗暗庆幸,替儿子挑了一位名师之外,另一位庶福晋耿氏也替儿子动起了心思,想要石咏也顺带手教一下比弘历小一岁的五阿哥弘昼,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么。
雍亲王曾使王府管事问过一次石咏,石咏当时也是一根筋,当即答曰弘昼阿哥年纪还小,手上力道还不足,若是学书学得太早了,未必是件美事,不若转过年再看。后来也不知道雍亲王是怎么决定的,总之弘昼阿哥迄今为止还未被送来石咏这里。
然而今日十三阿哥却是在委婉提醒石咏,切莫介入雍王府几个小阿哥之间的暗流涌动。
雍王府嫡福晋膝下没有嫡子,但将来总要有个人继承雍亲王的爵位,几个阿哥年纪差得都不算大,小的讨了雍亲王的夸奖,年纪长的心里自然过不去。十三阿哥的意思是,三阿哥那里,没准会找石咏的麻烦。
石咏心里颇为无语:话说这是无妄之灾啊!学书这回事,从头至尾他都只有听命的份儿,到头来怎么竟又是惹上了麻烦?
这日又到了他去雍亲王府,在门房处报了名姓,却是一位面生的管事将他往里府里领,将他领至日常教习弘历阿哥学书的书房外,转身对石咏说:“石大人,四阿哥此刻尚在福晋处,请在此稍候,小的使人去请四阿哥过来。”
↑返回顶部↑